「Buddhism and Psychotherapy」Report on the Sixth Small-Group Meeting

佛教與心理療癒-第六次學術社群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研究計畫在4月15日邁入第六次學術社群活動,由子計畫主持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林欣儀教授報告。
陳一標教授先就河合隼雄拮取井筒俊彥之對《大乘起信論》解讀的說法,所作的心理學式詮釋,來比較其與《起信論》思想之異同。《大乘起信論》講述一心開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河合解釋心生滅門是以日常生滅現象為意識對象,而逐漸陷入「不覺」並強化自我的「意識」領域;心真如門是對空、非現象的意識,也處理「無意識」領域,是邁向「覺」的過程。但是河合之理解,有別於佛教講的是從不覺到覺的修道觀,他是站在心理治療立場,認為在日常生活要自由切換這兩領域,即從現象界返回到無意識領域,以更理解自身;無意識又隨時影響現象界。這兩種意識之和合是為阿賴耶識。其實這是運用榮格觀點來作的解釋。

  陳老師指出,事實上《起信論》講的「一心」既稱眾生心也稱真如心,意味眾生還沒成為如來之前就已具備與如來一樣的功德。心真如門如水,心生滅門如波,水波一體;凡水都變成波,是為「真該妄末」,要找水的話就要從波中探取,是「妄徹真源」。至於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識」,這應是在談「心生滅門」時基於「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而說的。最後陳老師則略述唯識學所談的心與真如之間關係,又有所不同。

  林欣儀教授報告「禪修、禪病與魔事: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坐禪法〉與中古僧傳案例」,首先解釋「禪病」在古代文獻和辭書裡的定義及今人相關研究,並聚焦在禪病的性質是身病還是心病,以及這病是因禪而起,還是在修禪之前就由業報所致的問題,推測這是因宗派競爭等背景導致詮釋上所重不同。

  接著分析宗密《圓覺經修證儀》中有關坐禪法、辨魔事與治病等諸章內容,具有承襲天台《小止觀》思想並扮演諸宗大成角色之特色,並提出宗密對禪病的解釋與《圓覺經》思想之落差。最後林老師則關注中古僧傳裡有關禪病的書寫特徵,如梁朝《高僧傳》凸顯僧侶的禪定的成就可驅逐妖魔鬼怪;唐代《續高僧傳》則有意在天台宗的理論框架下,著墨慧思、智顗的禪修經驗;宋代以後多從心病加以解釋。

  在問答交流,針對陳一標老師的論題,郭朝順老師提到對於《起信論》「一心即真如」的概念或可不限於「心就是真如」之理解,若理解為「心合乎真如」則可避免形上學唯心論的問題,這便意味眾生內在有著對清淨的信仰,相信當一個人透過修行減少語言與思考活動後,會逐漸體驗到「空」(即真如)的心理狀態,這時會展現功能與力量,即佛功德。真如是對修行方向或結果的預設,以便成立療癒或解脫的可能;而非意味真如是實有。譬如洋蔥剝到最後是「空」的,當描述「空」存在時,意味這種存在是「什麼都不存在」,而非意味還有一個「什麼都不存在」實際存在。此外,修行過程涉及意識轉換的歷程經驗,《起信論》的解釋脈絡是從真如門往生滅門說,描述將生滅現象世界誤以為真實的意識作用,若對此加以反省與觀破,便是歸返真如門的解脫還滅。

  彭榮邦老師則觀察到,河合隼雄對《起信論》的引用,只是在找尋可用來解釋治療師在面對案主時,他自身意識活動的轉換的現象,但河合並非有系統性地引用。相較之下,雅各・拉岡(Jacques Lacan)的說法較為貼近治療現場,當個案在有意識地說話時,「無意識主體」也同時在說話與覺受,而治療師也會有類似的現象,不是只是用意識主體更是用無意識主體來傾聽。對此,林緯倫老師則觀察《起信論》講的真如心與生滅心,或可不用於解釋精神分析現場,而可將前者理解為「自我實現」的自我,後者則如現實我、理想我。
針對林欣儀老師的報告,郭朝順老師提出天台《摩訶止觀》對禪病有詳細的分析,其對「魔事」的解釋,可能包含中國本土民間信仰的成分。而諸《僧傳》對禪病的書寫呈現兩種脈絡,其一是智顗到宗密的系統,其二則是與中國傳統宗教經驗對話或對抗的結果。至若佛教內部教義呈現兩種禪修脈絡,天臺止觀此一系統是般若空觀的徑路,將所見禪境視為虛妄;另一系是從念佛、信行道入手,比較會講瑞相、見佛的經驗。

  至於有關禪修的魔事體驗在宋代以後多從心病來解釋的現象,郭老師推測,有可能是受唐末以後盛行的《起信論》唯心思想所影響。然而,對中國人而言,心或許是複合概念,而非身心二元論,因此心未必得就內在或主體意義來談,其象徵在整個場域中活動的輻輳、交集點;由於這種心的概念不是實存,故禪宗二祖慧可才會稱「覓心不可得」。

  「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社群活動將於5月13日進行總回顧。


林欣儀教授(圖左)報告「禪修、禪病與魔事」。圖右為研究計畫總主持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擔任主持,帶領討論。
 

陳一標教授談河合隼雄對《大乘起信論》所作的心理學解讀,與《起信論》有何異同。
 

跨域社群活動讓跨系跨校的教授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佛教與心理學的交涉。右到左: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曾稚棉教授、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緯倫教授、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教授。

此次社群活動吸引佛教學系許多研究生前來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