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or Tsai Yi-jia speaks about "Humanitarian-oriented Dialogue between Religious Psychology and Buddhism"

  • 2022-05-26
  • 佛研中心

蔡怡佳教授主講「人文取向之宗教心理學與佛教的對話初探」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與心理療癒」研究計畫專家演講系列,2022525日邀請輔仁大學宗教系蔡怡佳教授演講「人文取向之宗教心理學與佛教的對話初探」,研究計畫總主持人暨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主持,來自佛教學系、心理學系、宗教學系師生及校外佳賓等九十餘名大眾於線上與會。
 
宗教心理學是「宗教」與「心理學」?還是「宗教的心理學」?蔡怡佳教授從台灣、北美兩地的歷史發展脈絡,介紹此學門如何從宗教、心理學(人文、科學)、文化、政治、社會的變動歷程中,逐漸趨於一門獨立的學術位置,有主要的代表人物、研究範疇和多元研究方法,使人類獨特經驗與宗教神聖性有一個能被碰觸、詮釋與連結的管道。
 
蔡教授從美國心理學之父William James、精神分析創始人Sigmund Freud、客體關係的Ana-Maria Rizzuto,以及影響東方甚遠的分析心理學創始人Garl G. Jung等,介紹宗教心理學的研究取徑,包含:個人獨特且有助於人類拓展更深理解之宗教經驗、密契的意識狀態(mystical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經驗實在性、宗教的神聖對象性,對象性作為投射或成熟關係的支持、幻覺/幻象世界、象徵邁向真實世界的重要中介,以及對宗教成為人格發展不可缺少的承認與認可。
 
最後,蔡教授引用郭朝順院長曾發表的〈佛教與心理學對話的困難與可 能解決方式〉(「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與宗教世俗主義:從佛教視角觀察宗教療癒與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12/10-11)當中提到的:「一個成熟的自我,是有助於實踐無我的歷程,但一個充滿分裂、煩惱的自我,卻可能以超越自我作為解脫」,點出宗教心理學也關心的心理危機,藉此提出「實在」、「自我」、「超越自我」、「語言」等概念可與佛教對話。
 
郭院長回應,就佛教立場,會基於「緣起性空」而反對有一個終極本質性的存在,但是並不反對存在的現象,「空性」即是佛教所認為的「實在」;「語言」扮演人類可以指向超越解脫的工具,不受語言建構出的社會實在性之侷限,但語言同時也遮蔽了性空的真實性,這也就是人類容易陷入以內在經驗為「自我」,或者把所認識的神聖性視為超越的「自我」,而陷入更堅固的執著與危險中。最後,佛教目的在於助人離苦並破除無明,使人朝向最終無遮蔽的解脫與自由,是為佛教與大部分的宗教和心理學的主要差異。
 
蔡教授也指出,心理學後來走向「類宗教」的原因,也在於他們發現科學化、實在性的遮蔽,因而提出更多觀察及實徵性研究,使人類能透過語言描述出更超越的空間、神聖性,目標也在於幫助人類離苦。
 
接著,郭院長進一步分享道,東方似乎將榮格視為宗教領袖來認識,讓宗教或佛教有了自性見的傾向。蔡教授以榮格曾表明自己非神學家而無法處理此議題,故回到心理學所能涉及「經驗、體驗」的層面來說,這樣的取徑仍然是心理學研究所能碰觸與貢獻之處。這場對話中明辨了層次、範疇的界線,以及心理學方法的功能與立足之處。
 
宗教與心理學、佛學之間的差異與相似,再次於本講座具體的呈現,郭院長表示,鑑於佛教將世間視為虛幻,而無法盡能處理現代社會的各種複雜問題,所以需要與不同學科合作,以便能真正於現代中落實佛法,這也是本研究計畫的核心目標。
 
此為「佛教與心理療癒」計畫之最終場講座,所談內容巧妙地再度回到對話、合作、相互取境的交融中,顯示出作為關心人類福祉的宗教師、宗教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等,都有著助人離苦、利益眾生的共同願景。每場講座的火花,或許可比擬為一次次的神聖經驗現象場,學者們生命精華的相應與交流,更是共同邁向善的最佳見證。

This is an image
蔡怡佳教授演講「人文取向之宗教心理學與佛教的對話初探」。
 
This is an image
輔仁大學宗教系蔡怡佳教授與研究計畫總主持人郭朝順教授的交流,辨明了兩類學科進行心理療癒的範疇和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