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是人的軀體一生的起點與終點,更是每個人都需重視與深思的重要議題。佛教研究中心「佛教教學工作坊」系列專家學者專題講座,於2024年6月20日以「生死與醫療:跨宗教的生命論理座談」為主軸迎來本學期最終場。
本次座談特別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覺冠法師、台北市猶太教會Dr. Rabbi Cody R. Bahir,以及台大醫學院的蔡甫昌教授,分別代表「佛教」、「猶太教」及「現代醫學」三面向進行對談。
⬛️輪迴轉世 一期一會
首先由覺冠法師分享佛教對於死亡的定義、死後的世界及有關死亡的儀式。佛教認為死亡(佛教稱往生)是這一期生命告一段落,臨命終前保有好的精、力與佛相應,轉換到下一期生命的開始,在死後進入輪迴之中,憑藉過去積累的業力、對未來懷抱的願力,以及現在(這一世)所做的努力等主要因素來決定來世生命的去處。
佛教的喪葬儀軌,在顧及傳統「殮、殯、喪、祭」的意義及內涵外,主要是以「誦經、念佛、回向」為主結構來貫穿整個喪葬禮儀流程,免除世俗的繁文縟節。最後更以慧開法師生死自在「五千萬」與大家分享勉勵,並呼籲可預立安寧、醫療意願。
⬛️猶太人的哀悼儀式與死後傳統
Rabbi Cody R. Bahir說明在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又稱《塔納赫》(Hebrew Bible or Tanakh)沒有關於天堂,或死後的描述,認為死亡是人在世間生命的終結。《米示拿聖經》(Mishnah Ohalot)中指出認定死亡的標準:較多數人以呼吸判定、少部分則以心跳是否停止為準則。
Rabbi說明,猶太教以為,人死後靈魂不會隨著肉體消亡,而會依照一生的功過,接受獎賞,或掉入煉獄被懲罰。接受獎賞者可以重生,並在新的生命中使其靈魂更加淨化;相對的,在被授予四次修復靈魂的機會後仍作惡者,將會掉入煉獄中接受懲罰。猶太教相信,人死後靈魂會進行多階段的旅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些階段都有其相關的哀悼儀式。
猶太教的喪葬儀式中,人死後必須在死亡當天進行下葬,親人需進行為期七天的守喪。從葬禮當天起開始為第一天,七天中不能以平常的方式與人打招呼、穿新衣服、理髮、刮鬍子、演奏或聽音樂等以娛樂為樂以表示哀悼,死者逝世第十一個月時以及以後的紀念日都要再次背誦祈禱文。
⬛️醫學案例與實例討論
座談最後由蔡甫昌教授提出醫學對「死亡」的兩種定義,一、傳統心肺死亡:不可逆的循環與呼吸功能終止;二、腦死:不可逆的全腦包括腦幹功能喪失。並舉出三個醫學中的死亡案例:一、植物人,二、安樂死,三、腦死與器官捐贈,亦提供了另一在現代社會被熱議的話題:斷食善終進行探討。
三位與會教授透過跨域宗教間探討對生命生死的定義、認知進行探討,並從中辨別其宗教、文化間之差異性。
座談最後開放問答時有多位同學分享各自之經驗及問題,與三位教授相互切磋互動,使臺下聽眾產生許多共鳴,對於死亡之看法不再侷限於負面,而能藉由正向的角度看待生死之情形。
圖自左起為覺冠法師、蔡甫昌教授、Rabbi Cody R. Bahir。
覺冠法師分享佛教觀點。
Rabbi Cody R. Bahir分享猶太教觀點。
蔡甫昌教授分享現代醫學,並提出三個案例分享。
肖楠(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班)協助現場即席口譯。
中心林欣儀執行秘書代表贈送《佛光學報》等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