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and Psychological Healing - A Review of Scholastic Community

  • 2022-06-04
  • 佛研中心
佛教與心理療癒-學術社群總回顧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研究計畫在513日舉行學術社群總回顧,由計畫總主持人郭朝順教授引言,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東華大學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教授、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教授,及校內心理學系的林緯倫教授、黃國彰教授、黃玉蓮教授,佛教學系林欣儀教授、曾稚棉教授、陳一標教授等學術社群成員出席。
  郭朝順教授回顧110學年度總計畫「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的成果與留待探討的議題,並介紹111學年度總計畫「文本、行動與療癒:佛教經典與行門教育的閱讀、觀察與詮釋」,社群成員為新計畫一一提出可開展的方向。
  「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總計畫提出「佛教與心理療癒模型的芻論」,界定當建構佛教心理療癒模型時會涉及的佛教的存有論、自我的結構、世界的性質,它們都基於緣起而沒有形上學的實體意義。再者,佛教將「苦」歸因於惑業所致,而非一種病。並從自力與他力來劃分佛教的心理療癒之道。
  佛教講的戒定慧三學增上屬於自力療癒。關於三學增上的自我:戒學成立「身體我」;定學達到觀佛菩薩之境般的「超世間我」;慧學則鑑於執相有陷於癲狂之險,故主張破相與無我;大乘佛教認為不應停留於此,還需度眾生,於是引出如何一邊捨離倫理諸相、一邊實踐善行之弔詭問題。續而具體談這自力療癒之道,即先以戒學建立「戒體」,汰換因循個人習慣與文化所成的業力之身;定學以戒學為基礎,讓禪定技巧的使用符合倫理規範;最後回歸慧學,去除以自我為中心的分別。
其次介紹在政治大學「存有學轉向後的詮釋學」研討會發表的「佛教對語言存有論的批判療癒進路」:心理學將語言存有論應用於療癒,但佛教的解脫學主張捨離語言,佛教的救度學則重視以語言救度眾生,且在世間生活畢竟也無法離開語言,因此試述佛教嫁接詮釋學以開拓語言療癒的實踐哲學,即把語言就療癒而非實體來使用之可能。最後將在佛光大學「解脫與療癒」研討會發表「《大乘起信論》中的宗教心理療癒」。
  下年度總計畫「文本、行動與療癒:佛教經典與行門教育的閱讀、觀察與詮釋」,聚焦於經典文本《大乘起信論》以及行動文本。行動文本是以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的行門教育為觀察對象,借重社群成員的心理學、哲學、歷史學等專業,探討同學從行門這身體性的實作獲得心靈轉化的機制,及其在漢傳佛教的淵源。最後提出共同編纂佛教與心理學詞彙對照辭典之構想。
  李維倫教授表示,第三年的計畫更聚焦,預見佛教學與心理學的跨域將可走得更遠,並樂見心理治療與佛教經典作對話,以充實自己在這方面的發展。彭榮邦老師也分享道,長期浸濡在西方心理學,也希望有機會深入讀一個東方的文本,而《起信論》是很好的契機,在閱讀過程中會不自主地用現象心理學去解讀。
  中間交流觸及的話題多元。如談到以罕見疾病家庭為例,其藉由宗教來修復家長與孩兒的倫理關係,進而到達離苦狀態,這如同從「不覺」走向「覺」之歷程。而《起信論》所講的體證真如之「覺」,即可就「離苦的狀態」這意義來理解,這是當語言所建構的穩定生活被像罕見疾病這類難以招架的厄難打破而生起苦時,才察覺自己平時之「不覺」,這也成為邁向「覺」的契機。
  另外提到可以把忍辱看成一種治療法門。醫院的志工會以佛教的觀念來勸導病患的家屬離苦,家屬往往最初抗拒、最終卻能接受。這如佛教的忍辱法門,當對不可理解的情況加以承認、全然接受之後,就沒有苦了。因此,這些勸導不必得用道德教條的角度來解釋,而是可看成一種心理轉化方法。也可用忍辱法門理解母嬰關係以及治療師和個案間的關係。
  此外也觸及了:「自利也是利他」的概念可以從人我經驗共構的生存結構來理解、具有倫理性的佛教心理療癒理論和價值中立的心理學如何進行對話、從兒童心理動力的發展過程來理解《起信論》的三細六粗等等有趣的對話。
「解脫與療癒:佛教與心理學對話」學術研討會,將於610日~11日採全面線上的方式舉行。詳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官網:https://cbs.fgu.edu.tw/

這是一張圖片
2022513日舉行110學年度「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研究計畫之學術社群總回顧。
這是一張圖片
本次由計畫總主持人暨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引言(圖左),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出席並交流酣暢(圖右)。
這是一張圖片
翁士恆教授、彭榮邦教授、陳一標教授、黃國彰教授、黃玉蓮教授及研究助理學生等,於線上同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