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经验」是现象心理学与天台佛学的共同话题?

  • 2021-03-08
  • 佛研中心
2021/03/04(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宜兰礁溪报导)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禅境经验:现象学心理学与天台佛学的对话」,3月2日于佛光大学云水轩举行,期透过现象心理学及天台佛学之间的对谈,说明禅修境界的经验观察,及可能的理论与研究路径。当晚对谈礼请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佛光大学佛教系郭朝顺教授引言,并一同进入禅境经验之探讨。
李维伦教授提及受法鼓文理学院杨蓓老师邀请,开始从事「禅境经验之研究」,并从几种观点进行探讨:
  第一从馀德慧教授的柔适照顾理论入手,说明临终过程与意识结构中,临终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称为两断阶论,由此引发出他自己所提的自我转化的可能性存在两层理论,不只限于临终,而是人活着应是以两种方向而活,一者原初存有,二者自我现实,普遍在生存当下以自我现实为主,临终时,其会先行断除,后转化至原初存有的状态。
  第二以现象心理学的方法,提出三层意识模型:语意(关注意义)、图像(关注图像与隐喻)、体感(关注于身体感觉或感官知觉经验),以此三项,将意识以三重构作交互组织而成,并影响人的行为,例如运动员踢球时,预组织一个场子,可使用语言将周围环境组织,或以图像、体感组织,引发球要传给谁;又如催眠者用话语促动对方着重于体感意识,以此作为支配,降低语意意识,引发感受。
  第三以禅境经验探讨意识转化现象,从脱去或留存语意意识,聚焦于体感意识(如观呼吸),使得禅修者没有了时间、空间的经验,却仍然有行动力,案例如:「奇怪,我昨天怎么回来的?我家很远。再想一想,我是走路回来的。那红绿灯的时候怎么办?奇怪我怎么觉得没有任何阻碍的感觉?」乃至于引发与身相离的反思观照评想,讶异(分别)与静观(不分别),如莫名的流眼泪,却没有感受到伤心与难过等。
  总结以上观点,李维伦教授由现象心理学发展出三层意识说,在话语意识脱去下的变异经验,反思引导判断意识是可以与身体经验产生距离,在此状态下,出现变异的身体经验,也就是在禅境经验中,身体不再是时空世界中的身体,不再受物理性质所限制,进而印证禅境经验的意识转化现象。
郭朝顺教授从天台《摩诃止观》中观十境的前五境(阴界入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来论述《摩诃止观》中所描述的禅修经验现象及理论,并分为四点进行阐述,一者现象心理学与天台观心诠释学:从现象学角度描述经验,以及借由观心活动后所进行诠释;二者空间构觉与一念三千(初境):世间随着意识开展而显现,三者临终经验与止观禅境(前四境):自我到无我的转化,四者存有论与性空缘起论的差别。
  《摩诃止观》的观法是一心三观,次第地来说是「由假入空」:舍去原来的自我,以空来破除原有的自我执着;「由空入假」:回到世间,施设语言与方便;「中道第一观」,悲智双运,世间与出世间的重叠。当此三观回融于当下一念圆观之时,可思议的「次第三观」为转化为不可思议的「一心三观」。至于就三观所观之境来谈,「阴界入境」为总观,解读身心与世界之互缘关系,指一有心则出现世界(心不是一个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心体),而世界是随着意识活动而展现出来的状态。但天台佛学所谈的一念心(非心非色的心)为观心,依此心观照自我、观意识的样貌与世界样貌,是所观也是能观的心。三千世间,为三世间(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乘以十法界,再乘以十法界,再乘以十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而称之。十如是从现象学来描述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进一步来谈,五阴世间,为身(色)、心(受想行识)互缘彼此支撑的状态,概念上能说心,但以存在角度来说,不能说离开色而说心,亦不能说心离开色。他也比较地说:天台以观心作为入手处,较少谈身体经验,现象心理学则谈论身体的意识经验,这是天台与现象心理学的一项差异。
  十境中「烦恼境」所谈类似实修纪录,《摩诃止观》提到,一旦修习止观则烦恼逆流而上将盛大如瀑流,对治方法中,小乘有对治、转治、不转治、兼治、具治等五,大乘以第一义治无生法来对治。「病患境」谈论六种病: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病、魔病、业病,来表示面对病的态度,当把病境当作什么,就会显示出其境界与生命价值。「业相境」指出在禅修止观中,由定中所现境相观,需要透过潜隐微细的业种(习因)及其报现(报果)境相,来解析其象征之意义。「魔事境」,代表为一种强烈的干扰与阻碍,也可以表示自我的自我障碍,惧怕自我的转化。
综合以上,从佛教的禅修经验,若以现象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分析,则能让佛教不仅只是文献上的探究,而对于佛学上的理解,会有更不一样的发展,乃至于从现象心理学角度,借由李维伦教授语意意识、图像意识、体感意识三层意识说,能解析佛教经论的部分说法。故展望未来,希望继续透过对谈的方式,开发其他层次,可从两者之间所表现出的共同议题或者现象中,将佛教经典所描述的实际的止观修行经验的性质,加以揭示并予以解释。
          对谈最后,开放现场参与者与网络与会者,提出问答,席间提问:「催眠状态与禅修状态的异同处?」、「为什么不说话可以比较容易进入禅修状态?」等问题,李维伦教解释,催眠与禅坐经验,皆是从感受性入手,并且避免语意活动,当语言意识降低身体意识便易浮现。郭朝顺教授以佛学角度表示,《摩诃止观》从「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若口说则意不会止,也就无法入定,故修止观前提须依此条件修,若需要口说时,则可以诵佛号,但限于静不下来的人适用,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念的不是文字,而是与佛相应,精神相互存一。
        本次借由现象学心理学与天台佛学之间的对谈,说明了禅修境界的经验观察及其理论,值得一同反思合作研究的可行路径。

(文/释知得 图 / 王姿蓉)2021.03.02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与谈。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郭朝顺教授与谈。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学教务长暨心理学系林文瑛提问。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纬伦主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