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如何形成?——性格、原型与阿赖耶识

  • 2020-12-03
  • 佛研中心
2020/12/02(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宜兰礁溪报导)
  由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的「佛教学与心理学跨领域对谈3」,于121日以「性格、原型与阿赖耶识」为主题,在当天晚间于佛光大学佛教学系云水轩举行。此次对谈邀请了佛教学系郭朝顺老师和心理系黄国彰老师分别引言。参加对象除了该校两系师生外,同时也同步透过Youtube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两系跨域对谈活动。

  黄国彰老师从西方性格心理学的理论,谈影响性格的原因及其特质。首先以精神分析佛洛伊德的角度,来诠释性格形成的原因,再者以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原型概念,人们会受到过去及未来所塑造,被未来的渴望影响,其中谈到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对人格的连结,可能跟过去,并非只是佛洛依德集中在童年经验,而是扩展到从人类历史来说其影响。至于阿德勒则是从「自卑感」视为人类的正常心态,亦是奋斗向上之原动力,而行为并非受遗传和环境所决定,人类拥有诠释、影响及创造生活事件的能力,之后以「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出生序」面向进行探讨。综合以上,佛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角度,都同意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塑建有极重要的影响,脱离了生物取向及决定论的观点,更接近社会心理与目的论的人性观。最后再以Raymond CattellHans EysenckRobert McCraePaul CostaMichael Ashton Kibeom LeeDelroy PaulhusKevin Williams等心理学家角度,统整出心理学的人格观点,可以分为「基因」、「环境」、「学习」、「双亲」、「发展」、「意识」、「潜意识」等因素,均对性格有所影响。

  除了上述所言,郭朝顺老师从性格心理学的多元性切入,讨论西方各种人格心理学,在自由论与决定论之间的座标位置,并且将荣格的性格理论与东方八卦、业力、气、太极及阴阳等进行比对,点出荣格吸收或类似于东方思想的部分。再提出佛教因为主张无我,故性格理论并不明显,但如果以阿赖耶识的生死流转角度,佛教的人格观主张,人格是习气业种的聚合表现,佛陀也是最高理想的人格同时也是人格的判准。至于阿赖耶识与荣格的原型同异,郭老师也作了归纳与说明:二者同样都兼论个体与群体、非绝对决定论,也非绝对自由论;其不同处为:一者、阿赖耶识未论本有原型,强调缘起流变之我,二者、阿赖耶识不以阴阳二元对立与统一为基本默认,三者、原型由梦显示,阿赖耶识视梦为幻相颠倒,四者、原型以统合意识与潜意识的个体化实现为目的,阿赖耶识则以转识成智为目标,潜意识中的业种未必能够提供正向之发展。

  引言后的讨论,主要以心理学的性格理论,及佛教的唯识学彼此之间的对应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如何定义健康的人?何时该求助心理治疗?从行为角度,环境究竟会不会影响人的行为?从教育角度,该如何预防反社会人格?乃至于阿赖耶识与集体潜意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心理学角度,遗传影响性格比例约占六、七成,环境与社会也会相互影响,但心理学对性格的研究,而是认识个人的特质,从中帮助或想要改变特质的人,并不是要用性格类型来对人加以标籤化。佛教的唯识学谈到名言种子普遍的性格,不会限定个别的生命现象,所以也可以谈论集体文化轮回。用例子来说,大海中每一道浪都是个别轮回,而整个大海的波动便是集体的轮回现象。大海之中的海水都是一样,这便好像阿赖耶识中所藏的无尽相的名言种子一般,每道波浪皆会回归大海,海的波浪永恒地波动,正如众生无止尽的集体轮回一般。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