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療法效能與限制」——佛教、心理兩系跨域對談

  • 2020-10-14
  • 佛研中心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宜蘭礁溪報導)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佛教學與心理學之跨域對談計畫」,首場以「正念療法的效能與限制」為題,在2020年10月13日雲水軒與線上視訊會議同步展開。本次對談由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主持,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心理學系黃玉蓮老師引言。林文瑛教務長、林緯倫主任等心理系師生,及佛教學院師生、佛光山藝文藏法師等,逾100名嘉賓與會。
 
「正念療法不是為了抑止情緒,而在教如何與其相處。」黃玉蓮老師釐清正念的語義、正念療法的由來、機制與迷思。指出正念的本懷在臨床醫療,幫助病患緩解部分心理問題。其機制是訓練一個人接受刺激後,單純覺知而不加評判,從而有機會採取智慧的姿態去回應。黃老師並提到,西方之正念療法的創始人卡巴金(Jon Kabat-Zinn),視「正念」為人類普遍本能,並刻意脫落其特定的佛教哲學脈絡,以求其普遍運用。
 
然而萬院長指出 :「緊接正念之後的『正知』被忽視了。」 真正能帶來幸福的是正知,而非如「鎮定劑」的正念,正知是涉及倫理與價值判斷,所以並不能如正念療法只強調「不評判」。萬院長並指出正念不是普遍適用的治療工具,西方人在十九世紀時,對巴利文sati翻譯為Mindfulness(正念),Mindfulness這才成為一有特定涵義的專業術語,而Mindfulness又被中譯成「正念」,重新回傳東方,掀起了一股熱潮。但是當正念被去除佛教的脈絡,並結合商業利益誇大療效,醫界所證實的弊害也被漠視時,對西方的正念療法,雖可肯定其有限之效果,但也應留意其可能之弊病及倫理問題。最後萬院長表示,佛教並不排拒正念療法由佛教汲取資源,並加以推廣應用,但佛教學者有責任提醒,真正的佛教正念,不能僅止於治病與舒壓,其終極目的是與生命解脫相關。
 
席間討論熱烈,聚焦在正念療法「去脈絡化」現象的正反面,旁敲側擊正念療法結合倫理實踐與價值觀之必要性問題,並提出繞開具特定色彩的「正念」、另從「禪修」為題開展佛教學與心理學交涉的可能性。
 
與會學生來自佛教學系、心理學系與傳播學系等,多數表示收穫良多,相當精彩。有同學分享道,「對於正念減壓教學者與佛學硏究者雙重身分的我而言,講座很有益,希望日後還可以續辦。」也有同學認為,「透過正念的主題,瞭解佛教學與心理學之間的共性!」
 
(文/釋演霙、釋知文 圖/張桂菊、釋知文)2020.10.13
This is an image
活動合照。
This is an image
引言人:佛教學系 萬金川教授
This is an image
引言人:心理學系 黃玉蓮教授
This is an image
線上同步視訊會議。
This is an image
【附】兩系師長提問與對談要點
 
佛教學系郭朝順老師:(主持人)
1.正念可以避免對外在刺激的「即刻反應」,但不必然產生所謂的「智慧反應」;若要產出正面的反應,關鍵在引導人的教學內容,這便牽涉了特定的色彩、脈絡背景。
2.卡巴金宣稱受到禪宗影響,而禪宗講「不思善,不思惡」、「教外別傳」,是否也是一種「去脈絡化」。
3.提議不以帶有卡巴金色彩的「正念」,可挖掘佛教各種禪修方式,如數息觀、經行等,豐富佛教與心理學交涉的內容。
4.正念過於被簡化為,只是為了紓解壓力的方法。
 
佛教學系陳一標老師:
正念跳脫既有反應模式,但不見得是有智慧的回應;否則便須納入真理的觀修。正念療法的培訓課程是否應用了「四念處」等佛教的修行方式?尤其是「觀法無我」。
 
佛教學系林欣儀老師:
歷史上來看佛教「去脈絡化」的進程從未間斷,所以佛教應容許正念被「去脈絡化」,但是否要設底限?此外,倫理實踐、解脫與利他的目的,是否容許由佛教以外的立場來定義?
 
佛教學系曾稚棉老師:
因為煩惱壓力而接受正念治療,是否只解決當下問題,而無法避免之後復發的情形?
 
心理學系林文瑛老師:
無論是佛教講的「正念不離正知」,或者黃老師所謂的「以智慧回應刺激」,都旨在達到有意義的美好生命體驗,似乎與所謂的正知、智慧等認知層次有別。
 
心理學系黃國彰老師:
澄清正念療法在心理治療的位置,釐清所謂「有療效」的定義。
 
佛教學系覺冠老師:
如果正念能夠被其他用來減少人類的一點苦難,佛教應抱持肯定。至於「去脈絡化」與「去佛教化」的不同,可以再更清楚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