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雄臨床心理師 - 佛教念住療法與正念療法工作坊參與心得

  • 2021-01-25
  • 佛研中心
This is an image
  由於佛光大學黃玉蓮老師的推薦,得以受邀成為主講人之一,介紹"正念療法的演進與應用"。在準備報告的這二個月左右期間,把自己這幾年的正念學習經驗做一番整理,查專書、文獻來理解各個正念療法的主要概念,以及彼此之間的關聯性。雖然,一直處於焦慮的狀態,不過也很欣喜有這樣適度的壓力來促進個人進步。

  議程的進行方式主講人只有30分鐘報告,其餘時間是跟與談人、台下的聽眾對話。臨床心理師的工作是處理就診個案的困擾,類型包括:憂鬱、焦慮、失眠、人際關係...的問題。除了傳統心理治療的方式,近年來臨床心理領域亦加入正念的元素來協助臨床工作。

  臨床心理師除了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繼續教育課程、工作坊來認識正念,最重要的是能夠花時間先進行個人的正念修習。治療師個人正念的修習可以改變治療師的抗壓性、情緒穩定度、變得更能同理、溫暖。治療師個人的正念修習能夠促進心理治療關係,而治療關係本身就是影響心理治療療效的重要因子。最後,治療師可以教導個案透過與負向想法、情緒發展不同的"關係",不壓抑這些經驗,也不試圖改變這些經驗,而達到身心困擾的改善。

  心理治療的工作,需因材施教,視服務對象的不同,給予不同的正念介入。需考量問題的類型,疾病的嚴重程度,個案的信仰、學習理解能力...等。有些個案適合關係療法,有些喜歡多一些認知行為治療,適合應用正念的個案,又要看能程受的"劑量"有多大。

  在這次的工作坊當中,認識到兩位佛學研究者,中山大學越建東老師及南華大學呂凱文老師,他們將佛學裡的禪修方法應用在大學學生,各自都有9年左右的實作經驗。他們從單純的佛學理論探索一直到發展正念實作課程,背後有著對於佛學研究應用的熱忱、對服務對象的關懷。他們用個人的力量在改變這個世界,我覺得非常的佩服。佛學裡(尤其是上部座佛教)對於禪修方法留存的相當多,兩位老師試圖復興這些成分,他們都是從個人先練習禪修開始,之後再來進行實作課程的開發。

  石世明臨床心理師介紹如何將正念與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整合。他除了正念的學習,亦透過對於失眠病理的了解,參考Jason Ong的研究(正念失眠療法),根據自己9梯次團體的實作,發展出五週的團體課程。正念應用不能只是亂槍打鳥,必須對於服務的對像有深刻的瞭解,對處理的問題背後的機制也要明白,如此才能夠達到療效。石心理師的初發心是協助解決服務對象的苦,他身上有著勇猛精進的特質,且能廣結善緣,這些都是我要學習的地方。

  跨領域之間的對話確實不容易,因為專業之間有不同的語言,在指稱同一個名詞的時候,會有不同的詮釋,有時難免有誤會。所幸,在這一次的研討會,當中不管是佛教學者、心理學家或是法師們,都能夠看到彼此話語背後的那一份善意,期待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即使彼此之間所使用的方法略有不同,但背後那一份善意是一致的。見識到不同專業之間能夠彼此尊重,相互學習,為了探討如何跨領域學習,竭心盡力於兩天的工作坊,我發現過程中我竟然能完全投入其中,這真是一個讓我很訝異的經驗。

  感謝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老師這幾天的照顧,身為這次研究計畫的負責人,還能不時關心我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讓人倍感溫馨。這次能與李維倫老師再碰面,並認識袁之琦、林緯倫、萬金川、劉宇光、溫宗堃、江秉翰等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很多。

謝謝您的細心閱讀!

劉銘雄臨床心理師臉書粉絲專頁請點我
佛教研究中心臉書粉絲專頁請點我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