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vs.心理學:情緒、創傷、煩惱面面觀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宜蘭礁溪報導)
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 「佛教學與心理學跨領域對談2」,於11月3日以「情緒、創傷、煩惱的覺察與評量」為主題,當天晚間於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雲水軒舉行。此次對談邀請了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和心理系龔怡文教授分別引言。參加對象除了本校佛教學系、心理系、傳播系、社會系等師生共同參與,也開放給社會人士報名,透過Youtube平台同步收看現場直播與提問。
「壓力或創傷,或許會帶給人負面情緒,但也會有正面的反應。」龔怡文老師從健康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災難心理學等角度,探討壓力源與創傷事件,並說明為何以壓力會造成身心反應,乃至經歷重大創傷時的身心反應及其調整的過程。龔老師更進一步指出創傷是一種遭逢重大事件之撼動的正常反應,並不是一種病,大部分的人都能調適過來,但是需要時間以及良好的陪伴;只有少數的人才會形成真正的心理疾病,需要加以治療。
陳一標老師則從佛教唯識學說明「煩惱」的地位、定義。他先說明唯識學「五位百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心不相應行法」的基本內容,再以佛教對於善、惡、無記(指非善非惡)的看法,說明佛教的目的,乃是轉雜染成善,最後以轉識成智為目標。他也闡述心理學所謂的「壓力」,可能是一種苦受,但是這一種沒有善惡的感受,它是與第六識相應的,可能對應佛教經典所說的憂、悲、苦、惱或者逼迫等相關。但陳老師指出,佛教的「煩惱」概念,與其說是心理學的情緒概念,其實更應當理解為一種倫理概念,因為佛教主張,如果個人能深刻了解內在心識的作用,達到深刻的自我省思,發揚相對於煩惱心所的善心所,時時思擇為善去惡,如此則會不斷地淨化自身業力,最後再通過轉識成智的過程,才能達成佛的人格理想。
引言後的討論,聚焦在心理學的創傷理論,以及佛教的煩惱心所與心理學的壓力、情緒等概念是否可以對應的問題。對於創傷心理學所預設的基模理論:當人的存在信念被重大事件撼動才會產生創傷反應,也有不同的意見爭論;其中也有人提出,面對不同型態的創傷,是否須有基於不同文化背景,而發展出不同方式處理與治療模式?各個面向的提問與爭辯,皆旨在釐清佛教學與心理學,對於個人生命遇到困境時,是否能夠一起合作,為受苦的人們,共同發展出更為恰當、有效以促進身心靈之健康和諧的方法。
此次為初次使用Youtube線上直播,線上參與的聽眾及現場的學生們,表示收穫良多。在回饋分享時也有人提到:兩位幽默的老師,帶來很精彩的內容分享。從引言分享中,認知自己的煩惱的根源從何處而生,以及我們該如何克服,斷除它的方向。希望類似對談,能夠持續辦下去。
下一次的對談時間,訂於12月1日晚間6:30,在同樣的地點舉行,主題是「性格、原型與阿賴耶識」,由心理系黃國彰及佛教系郭朝順兩位老師負責引言。
(文/釋知得 圖/張桂菊)2020.11.04
大合照。
引言人:心理學系龔怡文老師,透過自己的專業,與在場師生共同探討壓力與創傷的議題。
引言人:佛教學系陳一標老師,從佛教唯識學說明「煩惱」的地位、定義。
與會師長。
同學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