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vs.心理学:情绪、创伤、烦恼面面观

  • 2020-11-05
  • 佛研中心
佛教学vs.心理学:情绪、创伤、烦恼面面观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宜兰礁溪报导)

       由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的 「佛教学与心理学跨领域对谈2」,于113日以「情绪、创伤、烦恼的觉察与评量」为主题,当天晚间于佛光大学佛教学系云水轩举行。此次对谈邀请了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和心理系龚怡文教授分别引言。参加对象除了本校佛教学系、心理系、传播系、社会系等师生共同参与,也开放给社会人士报名,透过Youtube平台同步收看现场直播与提问。

「压力或创伤,或许会带给人负面情绪,但也会有正面的反应。」龚怡文老师从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灾难心理学等角度,探讨压力源与创伤事件,并说明为何以压力会造成身心反应,乃至经历重大创伤时的身心反应及其调整的过程。龚老师更进一步指出创伤是一种遭逢重大事件之撼动的正常反应,并不是一种病,大部分的人都能调适过来,但是需要时间以及良好的陪伴;只有少数的人才会形成真正的心理疾病,需要加以治疗。

  陈一标老师则从佛教唯识学说明「烦恼」的地位、定义。他先说明唯识学「五位百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的基本内容,再以佛教对于善、恶、无记(指非善非恶)的看法,说明佛教的目的,乃是转杂染成善,最后以转识成智为目标。他也阐述心理学所谓的「压力」,可能是一种苦受,但是这一种没有善恶的感受,它是与第六识相应的,可能对应佛教经典所说的忧、悲、苦、恼或者逼迫等相关。但陈老师指出,佛教的「烦恼」概念,与其说是心理学的情绪概念,其实更应当理解为一种伦理概念,因为佛教主张,如果个人能深刻了解内在心识的作用,达到深刻的自我省思,发扬相对于烦恼心所的善心所,时时思择为善去恶,如此则会不断地净化自身业力,最后再通过转识成智的过程,才能达成佛的人格理想。

  引言后的讨论,聚焦在心理学的创伤理论,以及佛教的烦恼心所与心理学的压力、情绪等概念是否可以对应的问题。对于创伤心理学所默认的基模理论:当人的存在信念被重大事件撼动才会产生创伤反应,也有不同的意见争论;其中也有人提出,面对不同型态的创伤,是否须有基于不同文化背景,而发展出不同方式处理与治疗模式?各个面向的提问与争辩,皆旨在厘清佛教学与心理学,对于个人生命遇到困境时,是否能够一起合作,为受苦的人们,共同发展出更为恰当、有效以促进身心灵之健康和谐的方法。

  此次为初次使用Youtube线上直播,线上参与的听众及现场的学生们,表示收获良多。在回馈分享时也有人提到:两位幽默的老师,带来很精彩的内容分享。从引言分享中,认知自己的烦恼的根源从何处而生,以及我们该如何克服,断除它的方向。希望类似对谈,能够持续办下去。

  下一次的对谈时间,订于121日晚间630,在同样的地点举行,主题是「性格、原型与阿赖耶识」,由心理系黄国彰及佛教系郭朝顺两位老师负责引言。
 
(文/释知得 图/张桂菊)2020.11.04
 
This is an image
大合照。
This is an image
引言人:心理学系龚怡文老师,透过自己的专业,与在场师生共同探讨压力与创伤的议题。
This is an image
引言人:佛教学系陈一标老师,从佛教唯识学说明「烦恼」的地位、定义。
This is an image
与会师长。
This is an image
同学提问。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