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心理疗癒」第六次学术社群活动报导

佛教与心理疗癒-第六次学术社群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研究计画在4月15日迈入第六次学术社群活动,由子计画主持人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林欣仪教授报告。
陈一标教授先就河合隼雄拮取井筒俊彦之对《大乘起信论》解读的说法,所作的心理学式诠释,来比较其与《起信论》思想之异同。《大乘起信论》讲述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河合解释心生灭门是以日常生灭现象为意识对象,而逐渐陷入「不觉」并强化自我的「意识」领域;心真如门是对空、非现象的意识,也处理「无意识」领域,是迈向「觉」的过程。但是河合之理解,有别于佛教讲的是从不觉到觉的修道观,他是站在心理治疗立场,认为在日常生活要自由切换这两领域,即从现象界返回到无意识领域,以更理解自身;无意识又随时影响现象界。这两种意识之和合是为阿赖耶识。其实这是运用荣格观点来作的解释。

  陈老师指出,事实上《起信论》讲的「一心」既称众生心也称真如心,意味众生还没成为如来之前就已具备与如来一样的功德。心真如门如水,心生灭门如波,水波一体;凡水都变成波,是为「真该妄末」,要找水的话就要从波中探取,是「妄彻真源」。至于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识」,这应是在谈「心生灭门」时基于「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而说的。最后陈老师则略述唯识学所谈的心与真如之间关系,又有所不同。

  林欣仪教授报告「禅修、禅病与魔事:宗密《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坐禅法〉与中古僧传案例」,首先解释「禅病」在古代文献和辞书里的定义及今人相关研究,并聚焦在禅病的性质是身病还是心病,以及这病是因禅而起,还是在修禅之前就由业报所致的问题,推测这是因宗派竞争等背景导致诠释上所重不同。

  接着分析宗密《圆觉经修证仪》中有关坐禅法、辨魔事与治病等诸章内容,具有承袭天台《小止观》思想并扮演诸宗大成角色之特色,并提出宗密对禅病的解释与《圆觉经》思想之落差。最后林老师则关注中古僧传里有关禅病的书写特征,如梁朝《高僧传》凸显僧侣的禅定的成就可驱逐妖魔鬼怪;唐代《续高僧传》则有意在天台宗的理论框架下,着墨慧思、智顗的禅修经验;宋代以后多从心病加以解释。

  在问答交流,针对陈一标老师的论题,郭朝顺老师提到对于《起信论》「一心即真如」的概念或可不限于「心就是真如」之理解,若理解为「心合乎真如」则可避免形上学唯心论的问题,这便意味众生内在有着对清净的信仰,相信当一个人透过修行减少语言与思考活动后,会逐渐体验到「空」(即真如)的心理状态,这时会展现功能与力量,即佛功德。真如是对修行方向或结果的默认,以便成立疗癒或解脱的可能;而非意味真如是实有。譬如洋葱剥到最后是「空」的,当描述「空」存在时,意味这种存在是「什么都不存在」,而非意味还有一个「什么都不存在」实际存在。此外,修行过程涉及意识转换的历程经验,《起信论》的解释脉络是从真如门往生灭门说,描述将生灭现象世界误以为真实的意识作用,若对此加以反省与观破,便是归返真如门的解脱还灭。

  彭荣邦老师则观察到,河合隼雄对《起信论》的引用,只是在找寻可用来解释治疗师在面对案主时,他自身意识活动的转换的现象,但河合并非有系统性地引用。相较之下,雅各・拉冈(Jacques Lacan)的说法较为贴近治疗现场,当个案在有意识地说话时,「无意识主体」也同时在说话与觉受,而治疗师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不是只是用意识主体更是用无意识主体来倾听。对此,林纬伦老师则观察《起信论》讲的真如心与生灭心,或可不用于解释精神分析现场,而可将前者理解为「自我实现」的自我,后者则如现实我、理想我。
针对林欣仪老师的报告,郭朝顺老师提出天台《摩诃止观》对禅病有详细的分析,其对「魔事」的解释,可能包含中国本土民间信仰的成分。而诸《僧传》对禅病的书写呈现两种脉络,其一是智顗到宗密的系统,其二则是与中国传统宗教经验对话或对抗的结果。至若佛教内部教义呈现两种禅修脉络,天台止观此一系统是般若空观的径路,将所见禅境视为虚妄;另一系是从念佛、信行道入手,比较会讲瑞相、见佛的经验。

  至于有关禅修的魔事体验在宋代以后多从心病来解释的现象,郭老师推测,有可能是受唐末以后盛行的《起信论》唯心思想所影响。然而,对中国人而言,心或许是复合概念,而非身心二元论,因此心未必得就内在或主体意义来谈,其象征在整个场域中活动的辐辏、交集点;由于这种心的概念不是实存,故禅宗二祖慧可才会称「觅心不可得」。

  「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社群活动将于5月13日进行总回顾。


林欣仪教授(图左)报告「禅修、禅病与魔事」。图右为研究计画总主持人、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郭朝顺教授担任主持,带领讨论。
 

陈一标教授谈河合隼雄对《大乘起信论》所作的心理学解读,与《起信论》有何异同。
 

跨域社群活动让跨系跨校的教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佛教与心理学的交涉。右到左: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曾稚棉教授、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纬伦教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彭荣邦教授。

此次社群活动吸引佛教学系许多研究生前来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