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110學年度「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總計畫,第一次學術社群活動於9月24日在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Zoom視訊同步。除了校內佛教系與心理系師生,也有來自政治大學的李維倫教授、慈濟大學彭榮邦教授、東華大學翁士恆教授帶領師生一同參加。共19名校內外計畫成員等與會。
本次由「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總主持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報告「佛教心理療癒模型芻論」,嘗試從佛教哲學角度建構佛教心理療癒的理論模型,其報告內容重點摘要如下:
(一)佛教的存有論:由緣起性空及「世間」與「出世間」兩層存有談起,指出相應而有「世間意識」與「解脫意識」等兩種意識活動。
(二)自我的結構:闡述佛教的自我觀,即從初期佛教的「五蘊和合」,隨著禪修體驗而發展八識理論。在八識之中可分別出「世間」與「出世間」兩種意識活動,前者關注世間生活安樂,後者萌發於試圖解消病死等終極苦的心理。由於佛教自我的多層性,即五蘊可層層分別且疊加而成整體之我,然而世人之苦痛即在分別執著五蘊之色、受、想、行、識為我,未能理解自我其實是緣起和合之我。
(三)世間的性質為「苦」與「無常」:與「無常」相關的重大議題是「死亡」。而《大智度論》「三世間」的說法,將世間分為五蘊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眾生世間即是為執著為「神」——超越的存在,國土世間被計著為神所居之世界,但這兩重世界皆是依五蘊的活動而生起。
(四)佛教的惑與病:首先是惑與業,其中「惑」有認知上的見惑以及情感上的思惑,是可與心理學對談的項目。然後反思佛教尚待發展一套病理學,並可與心理學合作以開展對諸苦、病的細部理論。
(五)佛教的心理治療方法:分為自力療癒與他力療癒之道來說。有關自力療癒,藉由天台宗的三觀說,又可再分為三,即由空觀而「安住死亡」,是為出世間;再而「二度降生」,比喻重回世間安排生命;最終是「中道價值」。
本場演講由於討論熱烈,故郭教授未能講述全部內容,應與會的心理學家們要求,將於下次聚會時補講完畢。
第二次社群活動時間訂為10月16日下午,由郭朝順及翁士恆教授報告。
第一次學術社群活動於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圖中)報告「佛教心理療癒模型芻論」。子計畫主持人、佛教學系曾稚棉教授(圖右)、林欣儀教授(圖左)與會。
校外的子計畫主持人與會,自圖左: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教授、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
校內的子計畫主持人與會,圖中、右分別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緯倫教授、黃國彰教授。圖左為佛教研究中心妙書法師列席。
第一次學術社群活動實體與Zoom視訊同步。子計畫主持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心理學系黃玉蓮教授及助理們線上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