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心理療癒」第五次學術社群活動報導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110學年度「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總計畫,第五次學術社群活動於3月4日在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Zoom視訊同步,25名校內外老師、學生與會。本次由子計畫主持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黃玉蓮教授、佛教學系曾稚棉教授報告。
黃玉蓮老師報告「正念課程對於自我慈悲滋長成效之初探」,首先回顧西方學界有關正念中修習自我慈悲的理論,指出正念不是只練習活在當下且不加評判的中性覺察,而是心懷關愛,尤其「自我慈悲」可達到自我療癒。並提到佛教講的慈悲,不僅是助人之行,自身也需學習與痛苦同在,進而有感受與承受自他痛苦的能力。他為大學、碩士班同學設計了短期正念課程,研究成果證實正念會提升自我慈悲,並降低憂鬱等負面情緒。
曾稚棉老師報告「從佛教發心與心理學動機談教育可能性:以《菩薩地持經》之種性與發心談起」,以馬斯洛五種需求動機理論,與《菩薩地持經》所說的發心和種性如何影響人格發展的論述作比較。而馬斯洛理論中「自我實現」的動機,不必然以滿足自身的生理、安全、歸屬與愛、自尊等需求為前提,其有著不求回報、去目的性等特徵,可用來說明菩薩的初發心,以及菩薩道實踐得以持之以恆直到成佛的動力來源。
中間交流,討論到當作心理學與佛教跨域研究時,彼此的思想概念差距甚大而難以適切地互相「對應」,較不受爭議的作法是將研究定位為從彼此的某項概念「啟發」而來。此外,對於正念何以能引發「自我慈悲」提供一解釋,即因觀照到自己的五蘊身心充滿混亂與衝突,學習與它對話、和解,進而理解他人也處於相同狀態而產生悲憫;由這可以關涉到心理師養成同理心的訓練方法。而正念課程的目標須說明白,不見得要套進佛教的解脫觀。最後提出正念實驗之後可以繼續追蹤,觀察是否出現正念效益「退轉」的情形。
交流時也觸及,從《地持經》的種性決定論來談「教育可能性」的問題。而佛教講的發心,往往涉及超越一世生命乃至長遠劫時才能成就的時間觀,這便與只著眼一生一世的馬斯洛需求動機理論有所區別。此外還有發心與動機的「欲」、「願」之辨等等。
黃玉蓮老師報告「正念課程對於自我慈悲滋長成效之初探」。
曾稚棉老師(圖右)報告「從佛教發心與心理學動機談教育可能性:以《菩薩地持經》之種性與發心談起」。郭朝順老師(圖左)主持社群活動並參與討論。
林緯倫老師(圖左)、林欣儀老師(圖右),以及陳一標老師、李維倫老師、黃國彰老師等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