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心理療癒」第三次學術社群活動報導

  • 2021-11-30
  • 佛研中心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110學年度「佛教與心理療癒之理論與實踐」總計畫,第三次學術社群活動於1126日在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Zoom視訊同步。22名校內外計畫成員及學生助理們與會。本次由子計畫主持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黃國彰教授、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教授報告。
 
黃國彰老師報告「自我概念、情感依附與佛教中『苦』之關聯性探討」,旨在發展「苦」的量表。首先回顧佛教對「苦」之理解,關注有關身苦、心苦與八苦的說法,並介紹西方在憂鬱、焦慮、種種失落情境等「苦」之理論。「自我概念」來自外界的肯定與內在之養成,關乎成長教養環境或情感依附強度,於是牽涉情感依附理論,此以Bowlby的理論作說明。
 
接著,黃老師陳述有關「苦」的質性訪談與量化問卷之構想。從個別訪談探討何種背景變項會影響依附型態及自我概念養成的向度。並以田納西自我概念、憂慮焦慮與壓力、大學生受苦經驗等量表,作為研究架構。此前擬先訪談焦點團體,與專家討論心理學如何對應佛教八苦、心苦,以及「苦」與「情緒」間的因果關係等,以利擬定量表。
 
彭榮邦老師報告「心為何物?情為何物?『情感理論』本土化的嘗試」,鋪陳自身從博論研究到後來投入心理學與佛教學對話的路徑。以安寧療護與化療場合產生複雜的「苦」之情感經驗,作為實徵基礎。參考中文語意學及海德格存在現象學中有關情感的說法,說明通過適切的話語抒發情感,以明白一個人的存在處境,基此形構「情感-情境-體會-抒情」之貼近本土經驗的情感理論,回應透過翻譯而來的西方心理學於本土臨床反身性關係【註1上出現的問題。
 
「當初只想在中文語境裡作釐清,後來做實徵研究處理倫理問題時,才開始想連結佛教。」彭老師最後展示本土經驗情感理論的研究成果,其中關注到惻隱之心或佛教的慈悲,是在面對他人受苦時被召喚出的主體位置上之情感,可對應到家庭人的主體位置,也可用余德慧「宿緣性」說法來理解之。
 
中間交流,釐清了佛教「苦」概念和心理學用語間之異同,關注佛教情感狀態量表、佛教的情感語言,以及用心理學情感依附理論【註2展開佛教「愛別離苦」概念之可能。此外,以佛教的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等「三種慈悲」說,來談安寧療護者對待病患的態度,聚焦第三「無緣慈悲」的解脫觀是佛教與心理治療不共之處,從這揭示病患的痛苦與治療師的創傷都肇因其困縛在語言的問題,而佛教即主張止息語言以解脫苦,大乘還強調回到世間以智慧語言轉化無明語言,調理生活問題。
 
第四次社群活動時間訂為1224日,由李維倫老師、林緯倫老師報告。
 
【註
1:心理學知識與研究對象有反身性關係(reflexive relation),即心理學知識源自在地人的心理生活,也會反過來形構其對心理生活的認識。但透過翻譯而來的西方心理學,便在反身性關係上出現問題,尤在臨床心理學的場合,所用的語言與個案生活經驗沒有關係。而本土心理學即在試圖找回能貼近在地生活經驗的話語。 cf. 彭榮邦著〈人文的凝視——追尋余德慧先生逝去未遠的身影〉,收於余安邦主編《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2017年,頁337-360https://reurl.cc/1o514G
2cf. 約翰・鮑比著,翁士恆審定,汪智豔、萬巨玲、白建磊等譯,《依戀理論三部曲1:依附》、《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依戀理論三部曲3:失落》,新北:小樹文化,2021年。
 
這是一張圖片
第三次學術社群活動由黃國彰教授()、彭榮邦教授()報告,郭朝順教授()主持。
這是一張圖片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曾稚棉教授()、陳一標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教授()熱烈參與討論。翁教授席間分享其今年審定完的譯著《依戀理論三部曲》。
這是一張圖片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緯倫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左圖為交流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