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如何形成?——性格、原型與阿賴耶識

  • 2020-12-03
  • 佛研中心
2020/12/02(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宜蘭礁溪報導)
  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佛教學與心理學跨領域對談3」,於121日以「性格、原型與阿賴耶識」為主題,在當天晚間於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雲水軒舉行。此次對談邀請了佛教學系郭朝順老師和心理系黃國彰老師分別引言。參加對象除了該校兩系師生外,同時也同步透過Youtube平台進行現場直播。這是本學期的最後一次兩系跨域對談活動。

  黃國彰老師從西方性格心理學的理論,談影響性格的原因及其特質。首先以精神分析佛洛伊德的角度,來詮釋性格形成的原因,再者以分析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原型概念,人們會受到過去及未來所塑造,被未來的渴望影響,其中談到個人潜意識與集體潜意識對人格的連結,可能跟過去,並非只是佛洛依德集中在童年經驗,而是擴展到從人類歷史來說其影響。至於阿德勒則是從「自卑感」視為人類的正常心態,亦是奮鬥向上之原動力,而行為並非受遺傳和環境所決定,人類擁有詮釋、影響及創造生活事件的能力,之後以「生活風格」、「社會興趣」、「出生序」面向進行探討。綜合以上,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的角度,都同意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的塑建有極重要的影響,脫離了生物取向及決定論的觀點,更接近社會心理與目的論的人性觀。最後再以Raymond CattellHans EysenckRobert McCraePaul CostaMichael Ashton Kibeom LeeDelroy PaulhusKevin Williams等心理學家角度,統整出心理學的人格觀點,可以分為「基因」、「環境」、「學習」、「雙親」、「發展」、「意識」、「潜意識」等因素,均對性格有所影響。

  除了上述所言,郭朝順老師從性格心理學的多元性切入,討論西方各種人格心理學,在自由論與決定論之間的座標位置,並且將榮格的性格理論與東方八卦、業力、氣、太極及陰陽等進行比對,點出榮格吸收或類似於東方思想的部分。再提出佛教因為主張無我,故性格理論並不明顯,但如果以阿賴耶識的生死流轉角度,佛教的人格觀主張,人格是習氣業種的聚合表現,佛陀也是最高理想的人格同時也是人格的判準。至於阿賴耶識與榮格的原型同異,郭老師也作了歸納與說明:二者同樣都兼論個體與群體、非絕對決定論,也非絕對自由論;其不同處為:一者、阿賴耶識未論本有原型,強調緣起流變之我,二者、阿賴耶識不以陰陽二元對立與統一為基本預設,三者、原型由夢顯示,阿賴耶識視夢為幻相顛倒,四者、原型以統合意識與潛意識的個體化實現為目的,阿賴耶識則以轉識成智為目標,潛意識中的業種未必能夠提供正向之發展。

  引言後的討論,主要以心理學的性格理論,及佛教的唯識學彼此之間的對應的問題,進行探討。從如何定義健康的人?何時該求助心理治療?從行為角度,環境究竟會不會影響人的行爲?從教育角度,該如何預防反社會人格?乃至於阿賴耶識與集體潛意識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在心理學角度,遺傳影響性格比例約占六、七成,環境與社會也會相互影響,但心理學對性格的研究,而是認識個人的特質,從中幫助或想要改變特質的人,並不是要用性格類型來對人加以標籤化。佛教的唯識學談到名言種子普遍的性格,不會限定個別的生命現象,所以也可以談論集體文化輪迴。用例子來說,大海中每一道浪都是個別輪迴,而整個大海的波動便是集體的輪迴現象。大海之中的海水都是一樣,這便好像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無盡相的名言種子一般,每道波浪皆會回歸大海,海的波浪永恆地波動,正如眾生無止盡的集體輪迴一般。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