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與心理學,對於情緒與認知所見略同?

  • 2021-04-23
  • 佛研中心
2021/04/22(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宜蘭礁溪報導)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於本月20主辦佛學與心理學之跨域對談計畫,進行最終場對談,主題為「情緒與認知:佛學與心理學角度」,引言人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緯倫老師、佛光大學佛教系陳一標老師,兩位老師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角度,探討情緒與認知這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林緯倫老師透過諸多學者的實驗研究,闡述其過程與結果,使與會者更了解認知與情緒兩者之間的差異。從探討情緒的產生、情緒對認知的影響、情緒聯想網絡模式等理論,表述情緒會影響認知與記憶,但情緒其實與認知評估密切相關,因此認知的轉變也會影響情緒的顯現。
佛教學系陳一標老師,則是從唯識角度將色(物質)、心(精神)與心理學的認知、情緒,進行定義與比較。陳老師佛教的心所理論,分析觸、作意、受、想、思(遍行心所)、欲、勝解、念、定、慧(別境心所)、尋、伺(語言的興發心理)等作用,並指出佛學對於情緒的思考,著重於善、惡判斷,以善心所引發善行促成現世或來世的安樂,惡心引發成惡行促成現世或來世的苦迫,說明佛學與心理學對於情緒與認知看法的差別,也就是佛學會以減少惡心所生起為主,心理學則是處理對生活造成的負面情緒為主。
綜合以上,佛學與心理學對於情緒與認知,所指的意涵有些許不同,佛教不會以為情緒可以是一種價值中立的心理作用,而是會引發善、惡行為,心理學則是從生理基礎及認知來解釋情緒,情緒有其生理上的現象,但認知對於情緒狀態,也有重要的影響。二者共同的認為,情緒是可以經由認知來改變與轉化。
        最終場對談於討論上,也引發出新的論題,佛教的「煩惱」一詞,常是倫理學概念,因憂悲愁苦的煩惱,由十二緣起的理論來看,是從無明到愛取有的顛倒執著,故而產生,這與心理學角度說憂悲愁是情緒十分不同,佛教認為煩惱苦痛,是從生命本身的價值來看待,而不是價值中立的身心現象。佛教認為生命不應該處於無明的狀態,故才有順逆觀察十二緣起的方式,這也是佛學與心理學的差異。

 (文/釋知得 圖/釋乘迦)2021.04.20
This is an image
本次禮請佛光大學心理系林緯倫主任(圖左)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圖右)擔任本次跨領域對談引言人。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心理系林緯倫主任。
This is an image
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
This is an image

心理系同學熱烈提問。
This is an image
同學認真聽講。
This is an image
老師們會後討論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