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宣聿研究員講說     「嬰靈信仰」的台日比較研究:家庭結構變遷與宗教儀式的重組

  • 2023-12-29
  • 佛研中心
陳宣聿研究員講說「「嬰靈信仰」的台日比較研究:家庭結構變遷與宗教儀式的重組」

  大谷大學真宗綜合研究所陳宣聿博士後研究員於20231228日蒞臨佛教學院主講「「嬰靈信仰」的台日比較研究:家庭結構變遷與宗教儀式的重組」」,作為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112學年度「佛教教學」工作坊最終場專家學者講座,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林欣儀執行秘書引言,約40名師生線上、線下聆聽。
  林欣儀教授開場說明「水子供養」其實是日本處理墮胎或難產的嬰孩,這樣的議題少有人研究,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有較多的墮胎、流產的醫療行為,「嬰靈」逐漸為人所知。
  陳宣聿研究員表示,自己開始關注嬰靈議題是大學時期作為交換學生到日本寺院看到小地藏象(日本的水子供養),與台灣的嬰靈信仰相似而引起研究之企圖,爾後開始實際探訪台灣公廟、日本有水子供養儀式的地方深入田野調查。
  「嬰靈」是指流產、死產、墮胎之胎兒以生後不久新生兒夭逝之靈,陳宣聿研究員以台灣苗栗「嬰靈供養始祖廟」龍湖宮為例,自其出版過的善書刊物中可見作祟的墮胎兒形象,更舉出有「嬰靈信仰」來自於日本的傳說;日本部分則舉具代表性的埼玉縣紫雲山地藏寺,日本的水子供養將地藏與孩童連結,成為現在常見的祭祀水子地藏,也是由墮胎經驗者針對墮胎兒靈魂的供養所開始。
  陳宣聿研究員認為嬰靈信仰的普及除了販賣罪惡感或是墮胎人數的增加,其實也反映了胎兒生命觀變化,子女數的減少、家庭結構的變遷帶來生命經驗上的改變,孕產化與視覺化的胎兒形象當中,不再附庸於母親而是獨立母體的胎兒形象。
  本次演講檢討台灣嬰靈信仰的發生的過程,除針對先行研究中的日本傳來說進行梳理外,也回歸到胎兒生命觀變遷的社會背景進行討論。
  席間,同學除提出問題外,也與講師分享自身所遇的不同經驗,交流熱烈。

這是一張圖片
佛教研究中心執行秘書林欣儀(左) 贈送結緣品予陳宣聿講者(右)。這是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