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菲教授「淺談敘事治療」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與心理療癒」研究計畫之專家對談講座,在2022年04月08日雲水軒,由臺灣敘事治療學派督導-黃素菲教授帶來「淺談敘事治療-以社會建構論與現象學心理學為基礎」之演講,研究計畫總主持人暨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主持,來自校內外佛教系、心理系,以及對敘事治療有興趣者等約100名師生,於實體、線上共同參與。
「敘事治療」是敘事治療師「聽」來談者「說」「故事」,那為什麼不叫「故事治療」呢?一開始黃教授便將敘事治療的立場做了清楚的定位,敘事治療關心的是:具體發生在特定的人身上活過的經驗,也就是「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我們受到主流社會價值觀影響,建構出我們的知識、真理,乃至於自我認同,使我們形塑我們看事情、看自己的視框,因此,「是什麼使你成為你是誰」比「你是誰」更加重要。
黃教授介紹了敘事治療的「認識論位置」,它立足於後現代、服膺於社會建構論、取徑於現象學,以「未婚懷孕女性」的東、西方電影為例,闡述電影中女性/男性受外在文化的強勢/主流的「理所當然」價值觀,建構出「我何以受屈辱」、「我何其幸運」的不同主觀故事,雖然非為真理,但卻足以影響後續的生命結局是悲劇亦或者幸福。又,在生活經驗形塑為語言之前有個「前語言」的經驗存在,當我們「說出」我們的故事,所使用的語言指涉出了我們要說出的東西自身,在賦予辭彙時,也同時具有「遮蔽性」,就如說出我不開心,同時遮蔽了憤怒。因此,敘事治療便需要以「雙重聆聽」來聽見語言所顯露與遮蔽之處。
除了介紹敘事治療的哲學觀、世界觀、治療觀外,黃教授談到作為敘事治療師的方法與技巧,是以敘事治療的認識論位置,向來訪者發問,讓來訪者了解自己是生命的「掌鏡者」,以「外化」、「故事支線」等方法,打破來訪者主觀、慣性的單一故事,賦予來訪者有絕對的「選擇權」來重新串連自己的經驗,讓生命故事得以被自己「建構」。
郭院長在聆「聽」完黃教授的「述說」後,將敘事治療的意義與佛教進行了串連與呼應,包括:1.自我是動詞,與無我概念可以呼應,自我即是因緣當中不斷重新被定義的;2佛教在更早之前就提出「我們所認識的世界,都是語言建構出來的」,佛教稱之為「假言施設」;3.所謂的「前語言」之處,佛教談的是心念未起與興起之後的一個中間地帶,禪宗會以如棒喝的方式,打破思維,打破原來建構的連續性思維。黃教授因上述串連,帶著敘事的語言走進佛教的語言,提及:存有就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縫隙,生命的無常打破既有的概念,顯露出人真正的處境是一無所有、無法控制,無常來了,才真正的進到了生命現場。
隨著這份敘事與佛教的建構現場,郭院長最後提問「敘事的去病理化與病、苦之間的關係為何?敘事治療認為苦從何而來?」以佛教所用的「苦」字,再進入敘事的語言中,黃教授則以「輪椅上的心理師」一故事回應,也為健康下了一個註解:健康就是你的生活沒有被(病苦、心苦)吞噬掉。
敘事治療將故事本身的「語言」進行了說者、聽者、經驗形成概念、行動的哲學性堆疊,以解構、重構的方式,讓來訪者改寫生命故事,產生多元的選擇、行動,或許與佛教所提因緣合和、業力流轉之核心主張,進而以無我觀、清淨心之存有,轉識成智、離苦得樂有相似之處。聆聽此場對談體會到,經驗串連是時間連續的展現,對談活動時間的到來,並非經驗串連的停止,而是讓活動中語言的遮蔽於未來能逐漸被揭露,而此場活動結束於已說及未說之間的空隙處。
臺灣敘事治療學派督導-黃素菲教授線上演講「淺談敘事治療-以社會建構論與現象學心理學為基礎」。
研究計畫總主持人暨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主持。
來自校內外佛教系、心理系,以及對敘事治療有興趣者等約100名師生,於實體、線上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