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疗法效能与限制」——佛教、心理两系跨域对谈

  • 2020-10-14
  • 佛研中心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宜兰礁溪报导)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佛教学与心理学之跨域对谈计画」,首场以「正念疗法的效能与限制」为题,在2020年10月13日云水轩与线上视讯会议同步展开。本次对谈由佛教学系郭朝顺教授主持,佛教学院万金川院长、心理学系黄玉莲老师引言。林文瑛教务长、林纬伦主任等心理系师生,及佛教学院师生、佛光山艺文藏法师等,逾100名嘉宾与会。
 
「正念疗法不是为了抑止情绪,而在教如何与其相处。」黄玉莲老师厘清正念的语义、正念疗法的由来、机制与迷思。指出正念的本怀在临床医疗,帮助病患缓解部分心理问题。其机制是训练一个人接受刺激后,单纯觉知而不加评判,从而有机会采取智慧的姿态去回应。黄老师并提到,西方之正念疗法的创始人卡巴金(Jon Kabat-Zinn),视「正念」为人类普遍本能,并刻意脱落其特定的佛教哲学脉络,以求其普遍运用。
 
然而万院长指出 :「紧接正念之后的『正知』被忽视了。」 真正能带来幸福的是正知,而非如「镇定剂」的正念,正知是涉及伦理与价值判断,所以并不能如正念疗法只强调「不评判」。万院长并指出正念不是普遍适用的治疗工具,西方人在十九世纪时,对巴利文sati翻译为Mindfulness(正念),Mindfulness这才成为一有特定涵义的专业术语,而Mindfulness又被中译成「正念」,重新回传东方,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当正念被去除佛教的脉络,并结合商业利益夸大疗效,医界所证实的弊害也被漠视时,对西方的正念疗法,虽可肯定其有限之效果,但也应留意其可能之弊病及伦理问题。最后万院长表示,佛教并不排拒正念疗法由佛教汲取资源,并加以推广应用,但佛教学者有责任提醒,真正的佛教正念,不能仅止于治病与舒压,其终极目的是与生命解脱相关。
 
席间讨论热烈,聚焦在正念疗法「去脉络化」现象的正反面,旁敲侧击正念疗法结合伦理实践与价值观之必要性问题,并提出绕开具特定色彩的「正念」、另从「禅修」为题开展佛教学与心理学交涉的可能性。
 
与会学生来自佛教学系、心理学系与传播学系等,多数表示收获良多,相当精彩。有同学分享道,「对于正念减压教学者与佛学硏究者双重身分的我而言,讲座很有益,希望日后还可以续办。」也有同学认为,「透过正念的主题,了解佛教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共性!」
 
(文/释演霙、释知文 图/张桂菊、释知文)2020.10.13
This is an image
活动合照。
This is an image
引言人:佛教学系 万金川教授
This is an image
引言人:心理学系 黄玉莲教授
This is an image
线上同步视讯会议。
This is an image
【附】两系师长提问与对谈要点
 
佛教学系郭朝顺老师:(主持人)
1.正念可以避免对外在刺激的「即刻反应」,但不必然产生所谓的「智慧反应」;若要产出正面的反应,关键在引导人的教学内容,这便牵涉了特定的色彩、脉络背景。
2.卡巴金宣称受到禅宗影响,而禅宗讲「不思善,不思恶」、「教外别传」,是否也是一种「去脉络化」。
3.提议不以带有卡巴金色彩的「正念」,可挖掘佛教各种禅修方式,如数息观、经行等,丰富佛教与心理学交涉的内容。
4.正念过于被简化为,只是为了纾解压力的方法。
 
佛教学系陈一标老师:
正念跳脱既有反应模式,但不见得是有智慧的回应;否则便须纳入真理的观修。正念疗法的培训课程是否应用了「四念处」等佛教的修行方式?尤其是「观法无我」。
 
佛教学系林欣仪老师:
历史上来看佛教「去脉络化」的进程从未间断,所以佛教应容许正念被「去脉络化」,但是否要设底限?此外,伦理实践、解脱与利他的目的,是否容许由佛教以外的立场来定义?
 
佛教学系曾稚棉老师:
因为烦恼压力而接受正念治疗,是否只解决当下问题,而无法避免之后复发的情形?
 
心理学系林文瑛老师:
无论是佛教讲的「正念不离正知」,或者黄老师所谓的「以智慧回应刺激」,都旨在达到有意义的美好生命体验,似乎与所谓的正知、智慧等认知层次有别。
 
心理学系黄国彰老师:
澄清正念疗法在心理治疗的位置,厘清所谓「有疗效」的定义。
 
佛教学系觉冠老师:
如果正念能够被其他用来减少人类的一点苦难,佛教应抱持肯定。至于「去脉络化」与「去佛教化」的不同,可以再更清楚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