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6150

其他计画

其他研究计画
总述
 
  佛教研究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即以建构世界佛学研究重镇为目标,以大型研究计划及其他佛学相关小型研究计画之执行,搭建一个开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学界丰富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其他佛学相关小型研究计画提升佛学研究广阔视野外,带来最新的研究资讯,培养青年佛学学者,推进佛学研究,并且透过举办佛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佛教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多元性的学术平台。  
宜兰地区佛教研究计画(2020年起)
2022年(111学年度)
(一)
子计画主持人:
阚正宗教授佛光大学佛教学系)
   子计画名称:宜兰地区佛寺历史研究与寺志撰写
  此本计画将寻求宜兰在地寺庙合作,分期、分阶段启动佛教寺院历史文物普查与重要宗教人物口述,为在地宗教历史文化寻求定位、协助寺院撰写史志及进行文物保护建议,预计一年进行六座寺院,带领博硕班同学实地田调,开展史学、山志之训练,结合理论与实务。
预期成果
   寺志之撰写需要透过实地调查与访谈,调查内容举凡匾额、碑刻、楹联、钟铭、图像,皆是先民宗教活动之轨迹,透过宗教文化普查,不仅推进在地文化深耕,同时在普查过程中连结在地文化历史,审视宗教文物并予有效保护,并透过寺院文化志之撰写,训练未来专业文史工作之人员,为大学相关系所理论与实务可期之结合方式之一,同时为地方历史文化贡献心力。


2021年(110学年度)
(一)
子计画主持人:
阚正宗教授佛光大学佛教学系)
   子计画名称:宜兰在地寺庙产学合作计画
  
宗教文化为人类心灵活动的历史见证,宗教文化遗产举凡匾额、碑刻、楹联、图像,皆是先民宗教活动之轨迹。本计画将寻求宜兰在地寺庙合作,分期、分阶段启动寺庙历史文物普查与重要宗教人物口述,为在地宗教历史文化寻求定位、协助寺庙撰写史志及进行文物保护建议,透过宗教文化普查,不仅推进在地文化深耕,同时在普查过程中连结在地文化历史,审视宗教文物并予有效保护,并透过寺庙文化志之撰写,训练未来专业文史工作之人员,为大学相关系所理论与实务可期之结合方式之一,同时为地方历史文化贡献心力。

佛教学跨领域研究计画
2016年(105学年度)
(一)萧丽华教授「宋代茶禅诗歌研究
──以苏轼茶禅研究为主体」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它的影响遍及东亚地区。
佛教坐禅饮茶最早可追溯至晋代,茶禅文化的真正确立应是从唐代开始,大抵上,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唐宋时期大约为「煎茶道」和「点茶道」的发展期。
本研究将以苏轼的茶禅文化为主,探索苏轼的茶禅美学与修道精神。宋代高度的僧俗往来的茶禅文化留下大批的诗歌文学着作,这些作品传述着茶禅文化美学、茶禅思想境界、茶禅活动实录、茶禅历史典故,也增益诗歌文学内涵与禅宗法门机趣,这都是本研究所要探索的内涵。

(二)曲静芳教授「以人间佛教为出发点的财富管理模式之建置与应用」
  从汉传佛教的脉络衍生出人间佛教形塑与教化,对社会与人心的净化都存在着功不可没的价值,然而,每当信仰遇上了钱财都会让信徒徬徨、却步或两难,毕竟古人常言「金钱是万恶的渊薮」能回避是福,且早期的佛教推展的过程中也比较少深入探讨,直到推行人间佛教不遗馀力的星云大师对众徒开示了「财富观(理财之道)」才恍然大悟,寺庙里的金碧辉煌代表着庄严,僧侣的淡泊名利是自我戒律,其实是不同的观点并无矛盾,因此激发出本计画欲进行人间佛教的财富观与财金领域的财富管理理论的跨域研究,首先利用联合分析方法分析出大众对于人间佛教的公益、艺文、教育、亲子或理财共计五种活动,其认知与接受程度如何,预期在最后两项的认知性会较低,故再透过问卷设计勾勒出人间佛教在理财目标需求上所扮演的角色,最后建构出具人间佛教财富观的财富管理模式,让人间佛教融入大众的财富管理中,并加以评估与应用。

(三)赵太顺教授「韩国佛教僧侣国师碑书法之研究」
  在周、秦时期,汉字便已传至朝鲜半岛,经过三国、统一新罗、高丽及朝鲜初,汉字成了通用的文字,士人阶级的閒暇活动都喜欢写书法。韩国开国以来的书法字体受到了中国历代有名的书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新罗时期受到王羲之、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碑的影响;而到了新罗末期到高丽虽持续王羲之的字体,但另外引进了欧阳询、颜真卿等字法;高丽末期开始受到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影响。朝鲜时代的书法除王羲之、欧阳询、苏轼外,最流行的就是赵孟頫的字体。
  一般士人的书法受到中国的影响外,韩国佛教僧侣同样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由于早期佛教传授经典,皆用手抄写,因此要能读、看、写汉文就成了僧侣深入经藏的重要指标,僧侣中不乏有人是写字高手。佛教在韩国历史上,对于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皆有重大影响,尤其在佛教曾是帮助塑造了大韩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在历史中不乏有国王为感念佛教僧侣,在其功德圆满圆寂之后,为其竖碑,指定一时才俊为其书写、刻划碑文以表彰其功德。本研究即在探讨佛教僧侣国师碑所受到的书法影响。

 (四)曾稚棉「近代北美华严学研究方法介绍与分析」
  本计画将针对北美华严学的研究方法成果做一个概略性介绍与分析。此计画并非评论当今北美华严研究成果,而是以介绍与分析为主。做为培育国内以华严学为研究主题的学生为目的,就当前北美对华严学研究成果,提供国内以华严为研究主题的学生,了解北美华严学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进度做为参考。对于未来国内华严学的发展,透过不同的面向了解与研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能运用更多元的方法,为华严学的研究领域有更多面向的讨论与成果。
  目前对于北美在华严学研究成果,Joerg Plassen除了整理与列出至2006的期刊与着作,也针对一部分比较完整的研究做介绍。西方学界在华严学的研究方法上,除了华严宗派思想与华严经典思想,还有历史、信仰、华严宗派的人物思想与其着作、造像图像艺术、华严与其他宗派关系、华严思想与中国思想关系等不同面向。以Joerg Plassen的成果为本,本计画将继续更新北美华严学研究成果。此计画将会依照这些资料的收集整合,依照不同研究方法领域分类,依照分类,概略性介绍与分析每一种研究方法,除了在知识上,让学生了解当前西方对华严学的研究成果,也提供学生更多华严学研究方法。

佛学研究计画
2019年(108学年度)
(一)林欣仪教授「中亚佛教之研究:以丝路地区古国和 Buryatia 为例」

  Buryatia is one of traditionally Buddhist territories of Russia and also on the route of ancient silk road. For over the past four centuries, the Buryats have professed Buddhism. According to some information found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Buddhism was known to the Buryats as early as the thirteen and six A.D., and even second century B.C. – that is,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religions in Central Asia. Along the silk road, lots of oasis kingdoms like Buryatia was exposed to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orms of Buddhism since the 2nd century when Indian Buddhism was transmitted to China and also after the thirteen century when Tibetan Buddhism’s impact took over the area. This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on the pas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Buddhism in Central Asian regions, using Buryatia and other medieval oasis Buddhist kingdoms as example to reveal the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from the medieval period till today.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by this research includes collection of current scholarship of Central Asian Buddhism, textual analyses of some primary sources of this area, and field research.
 

2018年(107学年度)
(一)郑维仪教授「共住共食与教育理念-以佛光大学佛教学系为例」

  本研究旨在探讨共住共食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影响。
  在现今的主流教育趋势中,共住共食的教育模式已属少见,仅有一些大专院校基于特殊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展共住共食模式的书院型态教育。例如:高雄医学大学从20139月起由通识教育中心主导,开始「共煮共餐」或采多様化的模式的书院式教育。此外,尚有佛光大学佛教学因强调佛教解行并重的教育,亦采用共住共食兼之行门的书院形态教育本研究即以佛光大学佛教系为采様様本,利用调查问卷,以量化研究方法,探讨共住共食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