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宜兰礁溪报导)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于本月20日主办「佛学与心理学之跨域对谈计画」,进行最终场对谈,主题为「情绪与认知:佛学与心理学角度」,引言人为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纬伦老师、佛光大学佛教系陈一标老师,两位老师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角度,探讨情绪与认知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林纬伦老师透过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阐述其过程与结果,使与会者更了解认知与情绪两者之间的差异。从探讨情绪的产生、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情绪联想网络模式等理论,表述情绪会影响认知与记忆,但情绪其实与认知评估密切相关,因此认知的转变也会影响情绪的显现。
佛教学系陈一标老师,则是从唯识角度将色(物质)、心(精神)与心理学的认知、情绪,进行定义与比较。陈老师佛教的心所理论,分析触、作意、受、想、思(遍行心所)、欲、胜解、念、定、慧(别境心所)、寻、伺(语言的兴发心理)等作用,并指出佛学对于情绪的思考,着重于善、恶判断,以善心所引发善行促成现世或来世的安乐,以恶心引发成恶行促成现世或来世的苦迫,说明佛学与心理学对于情绪与认知看法的差别,也就是佛学会以减少恶心所之生起为主,心理学则是处理对生活造成的负面情绪为主。
综合以上,佛学与心理学对于情绪与认知,所指的意涵有些许不同,佛教不会以为情绪可以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心理作用,而是会引发善、恶行为,心理学则是从生理基础及认知来解释情绪,情绪有其生理上的现象,但认知对于情绪状态,也有重要的影响。二者共同的认为,情绪是可以经由认知来改变与转化。
最终场对谈于讨论上,也引发出新的论题,佛教的「烦恼」一词,常是伦理学概念,因忧悲愁苦的烦恼,由十二缘起的理论来看,是从无明到爱取有的颠倒执着,故而产生,这与心理学角度说忧悲愁是情绪十分不同,佛教认为烦恼苦痛,是从生命本身的价值来看待,而不是价值中立的身心现象。佛教认为生命不应该处于无明的状态,故才有顺逆观察十二缘起的方式,这也是佛学与心理学的差异。
(文/释知得 图/释乘迦)2021.04.20
本次礼请佛光大学心理系林纬伦主任(图左)及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图右)担任本次跨领域对谈引言人。
佛光大学心理系林纬伦主任。
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
心理系同学热烈提问。
同学认真听讲。
老师们会后讨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