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境經驗」是現象心理學與天臺佛學的共同話題?

  • 2021-03-08
  • 佛研中心
2021/03/04(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宜蘭礁溪報導)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禪境經驗:現象學心理學與天台佛學的對話」,3月2日於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期透過現象心理學及天台佛學之間的對談,說明禪修境界的經驗觀察,及可能的理論與研究路徑。當晚對談禮請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佛光大學佛教系郭朝順教授引言,並一同進入禪境經驗之探討。
李維倫教授提及受法鼓文理學院楊蓓老師邀請,開始從事「禪境經驗之研究」,並從幾種觀點進行探討:
  第一從余德慧教授的柔適照顧理論入手,說明臨終過程與意識結構中,臨終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所經歷的過程,稱為兩斷階論,由此引發出他自己所提的自我轉化的可能性存在兩層理論,不只限於臨終,而是人活著應是以兩種方向而活,一者原初存有,二者自我現實,普遍在生存當下以自我現實為主,臨終時,其會先行斷除,後轉化至原初存有的狀態。
  第二以現象心理學的方法,提出三層意識模型:語意(關注意義)、圖像(關注圖像與隱喻)、體感(關注於身體感覺或感官知覺經驗),以此三項,將意識以三重構作交互組織而成,並影響人的行為,例如運動員踢球時,預組織一個場子,可使用語言將周圍環境組織,或以圖像、體感組織,引發球要傳給誰;又如催眠者用話語促動對方著重於體感意識,以此作為支配,降低語意意識,引發感受。
  第三以禪境經驗探討意識轉化現象,從脫去或留存語意意識,聚焦於體感意識(如觀呼吸),使得禪修者沒有了時間、空間的經驗,卻仍然有行動力,案例如:「奇怪,我昨天怎麼回來的?我家很遠。再想一想,我是走路回來的。那紅綠燈的時候怎麼辦?奇怪我怎麼覺得沒有任何阻礙的感覺?」乃至於引發與身相離的反思觀照評想,訝異(分別)與靜觀(不分別),如莫名的流眼淚,卻沒有感受到傷心與難過等。
  總結以上觀點,李維倫教授由現象心理學發展出三層意識說,在話語意識脫去下的變異經驗,反思引導判斷意識是可以與身體經驗產生距離,在此狀態下,出現變異的身體經驗,也就是在禪境經驗中,身體不再是時空世界中的身體,不再受物理性質所限制,進而印證禪境經驗的意識轉化現象。
郭朝順教授從天台《摩訶止觀》中觀十境的前五境(陰界入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來論述《摩訶止觀》中所描述的禪修經驗現象及理論,並分為四點進行闡述,一者現象心理學與天台觀心詮釋學:從現象學角度描述經驗,以及藉由觀心活動後所進行詮釋;二者空間構覺與一念三千(初境):世間隨著意識開展而顯現,三者臨終經驗與止觀禪境(前四境):自我到無我的轉化,四者存有論與性空緣起論的差別。
  《摩訶止觀》的觀法是一心三觀,次第地來說是「由假入空」:捨去原來的自我,以空來破除原有的自我執著;「由空入假」:回到世間,施設語言與方便;「中道第一觀」,悲智雙運,世間與出世間的重疊。當此三觀回融於當下一念圓觀之時,可思議的「次第三觀」為轉化為不可思議的「一心三觀」。至於就三觀所觀之境來談,「陰界入境」為總觀,解讀身心與世界之互緣關係,指一有心則出現世界(心不是一個獨立於個體之外的心體),而世界是隨著意識活動而展現出來的狀態。但天台佛學所談的一念心(非心非色的心)為觀心,依此心觀照自我、觀意識的樣貌與世界樣貌,是所觀也是能觀的心。三千世間,為三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乘以十法界,再乘以十法界,再乘以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而稱之。十如是從現象學來描述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進一步來談,五陰世間,為身(色)、心(受想行識)互緣彼此支撐的狀態,概念上能說心,但以存在角度來說,不能說離開色而說心,亦不能說心離開色。他也比較地說:天台以觀心作為入手處,較少談身體經驗,現象心理學則談論身體的意識經驗,這是天台與現象心理學的一項差異。
  十境中「煩惱境」所談類似實修紀錄,《摩訶止觀》提到,一旦修習止觀則煩惱逆流而上將盛大如瀑流,對治方法中,小乘有對治、轉治、不轉治、兼治、具治等五,大乘以第一義治無生法來對治。「病患境」談論六種病: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病、魔病、業病,來表示面對病的態度,當把病境當作什麼,就會顯示出其境界與生命價值。「業相境」指出在禪修止觀中,由定中所現境相觀,需要透過潛隱微細的業種(習因)及其報現(報果)境相,來解析其象徵之意義。「魔事境」,代表為一種強烈的干擾與阻礙,也可以表示自我的自我障礙,懼怕自我的轉化。
綜合以上,從佛教的禪修經驗,若以現象心理學角度,重新解讀分析,則能讓佛教不僅只是文獻上的探究,而對於佛學上的理解,會有更不一樣的發展,乃至於從現象心理學角度,藉由李維倫教授語意意識、圖像意識、體感意識三層意識說,能解析佛教經論的部分說法。故展望未來,希望繼續透過對談的方式,開發其他層次,可從兩者之間所表現出的共同議題或者現象中,將佛教經典所描述的實際的止觀修行經驗的性質,加以揭示並予以解釋。
          對談最後,開放現場參與者與網路與會者,提出問答,席間提問:「催眠狀態與禪修狀態的異同處?」、「為什麼不說話可以比較容易進入禪修狀態?」等問題,李維倫教解釋,催眠與禪坐經驗,皆是從感受性入手,並且避免語意活動,當語言意識降低身體意識便易浮現。郭朝順教授以佛學角度表示,《摩訶止觀》從「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若口說則意不會止,也就無法入定,故修止觀前提須依此條件修,若需要口說時,則可以誦佛號,但限於靜不下來的人適用,念佛達到一心不亂,念的不是文字,而是與佛相應,精神相互存一。
        本次藉由現象學心理學與天台佛學之間的對談,說明了禪修境界的經驗觀察及其理論,值得一同反思合作研究的可行路徑。

(文/釋知得 圖 / 王姿蓉)2021.03.02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與談。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與談。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教務長暨心理學系林文瑛提問。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緯倫主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