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心理疗癒」第三次学术社群活动报导

  • 2021-11-30
  • 佛研中心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110学年度「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总计画,第三次学术社群活动于1126日在佛光大学云水轩举行,Zoom视讯同步。22名校内外计画成员及学生助理们与会。本次由子计画主持人佛光大学心理学系黄国彰教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彭荣邦教授报告。
 
黄国彰老师报告「自我概念、情感依附与佛教中『苦』之关联性探讨」,旨在发展「苦」的量表。首先回顾佛教对「苦」之理解,关注有关身苦、心苦与八苦的说法,并介绍西方在忧郁、焦虑、种种失落情境等「苦」之理论。「自我概念」来自外界的肯定与内在之养成,关乎成长教养环境或情感依附强度,于是牵涉情感依附理论,此以Bowlby的理论作说明。
 
接着,黄老师陈述有关「苦」的质性访谈与量化问卷之构想。从个别访谈探讨何种背景变项会影响依附型态及自我概念养成的向度。并以田纳西自我概念、忧虑焦虑与压力、大学生受苦经验等量表,作为研究架构。此前拟先访谈焦点团体,与专家讨论心理学如何对应佛教八苦、心苦,以及「苦」与「情绪」间的因果关系等,以利拟定量表。
 
彭荣邦老师报告「心为何物?情为何物?『情感理论』本土化的尝试」,铺陈自身从博论研究到后来投入心理学与佛教学对话的路径。以安宁疗护与化疗场合产生复杂的「苦」之情感经验,作为实征基础。参考中文语意学及海德格存在现象学中有关情感的说法,说明通过适切的话语抒发情感,以明白一个人的存在处境,基此形构「情感-情境-体会-抒情」之贴近本土经验的情感理论,回应透过翻译而来的西方心理学于本土临床反身性关系【注1上出现的问题。
 
「当初只想在中文语境里作厘清,后来做实征研究处理伦理问题时,才开始想连结佛教。」彭老师最后展示本土经验情感理论的研究成果,其中关注到恻隐之心或佛教的慈悲,是在面对他人受苦时被召唤出的主体位置上之情感,可对应到家庭人的主体位置,也可用馀德慧「宿缘性」说法来理解之。
 
中间交流,厘清了佛教「苦」概念和心理学用语间之异同,关注佛教情感状态量表、佛教的情感语言,以及用心理学情感依附理论【注2展开佛教「爱别离苦」概念之可能。此外,以佛教的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等「三种慈悲」说,来谈安宁疗护者对待病患的态度,聚焦第三「无缘慈悲」的解脱观是佛教与心理治疗不共之处,从这揭示病患的痛苦与治疗师的创伤都肇因其困缚在语言的问题,而佛教即主张止息语言以解脱苦,大乘还强调回到世间以智慧语言转化无明语言,调理生活问题。
 
第四次社群活动时间订为1224日,由李维伦老师、林纬伦老师报告。
 
【注
1:心理学知识与研究对象有反身性关系(reflexive relation),即心理学知识源自在地人的心理生活,也会反过来形构其对心理生活的认识。但透过翻译而来的西方心理学,便在反身性关系上出现问题,尤在临床心理学的场合,所用的语言与个案生活经验没有关系。而本土心理学即在试图找回能贴近在地生活经验的话语。 cf. 彭荣邦着〈人文的凝视——追寻馀德慧先生逝去未远的身影〉,收于馀安邦主编《人文临床与伦理疗癒》,2017年,页337-360https://reurl.cc/1o514G
2cf. 约翰・鲍比着,翁士恒审定,汪智豔、万巨玲、白建磊等译,《依恋理论三部曲1:依附》、《依恋理论三部曲2:分离焦虑》、《依恋理论三部曲3:失落》,新北:小树文化,2021年。
 
这是一张图片
第三次学术社群活动由黄国彰教授()、彭荣邦教授()报告,郭朝顺教授()主持。
这是一张图片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曾稚棉教授()、陈一标教授()、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翁士恒教授()热烈参与讨论。翁教授席间分享其今年审定完的译着《依恋理论三部曲》。
这是一张图片
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纬伦教授()、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左图为交流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