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心理疗癒」第四次学术社群活动报导

  • 2021-12-30
  • 佛研中心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110学年度「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总计画,第四次学术社群活动于1224日在佛光大学云水轩举行,Zoom视讯同步。23名校内外计画成员、学生助理与会,傅昭铭副校长列席。本次由子计画主持人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纬伦教授、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报告。
 
林纬伦老师报告「佛教止观与意识控制:认知神经探讨」,试图透过脑波实验来证成禅修者确实对自我意识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因此禅修有提升认知能力、幸福感与情绪调节等正面效益。实验方法是设计对照组,比较禅修者及一般人在不同意识状态下所生γβαθδ等不同频率的脑波,运用神经回馈仪观察禅修者对脑波的掌控度,同时也将设计质性访谈题目,了解不同禅修者的内在经验。
 
接着林老师说明其实验是根据心理学「双历程论」而来,这一理论说明每人有直觉式、反思式等两套处理讯息的类型,前者接近α波,后者接近β波,再依据既有研究成果,高创造力者较能在两式之间弹性转换。因此假定禅修者能主动控制α波的产生,有更高的自由切换意识的能力,如此便可以解释禅修者具有更高的创造力、幸福感等正向心理的理由。
 
李维伦老师报告「从禅修经验看佛教心理治疗的可能路径」,指出禅修与心理疗癒同是「离苦」之道,各自从「经验过程」归纳出的理论却难互相转译。于是运用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试图还原禅修与心理疗癒互相对应的「经验的本质结构」,作为双边有关疗癒经验的对话基础。
 
「经验的本质结构」在心理疗癒方面,李维伦老师是以「意识三重构作」,在禅修方面则是从禅境经验分析出的「静观者-液化身态者」结构作为解释。李老师解释语意、图像、体感等三重意识各自发生程度不等的活化,这乃是导致意识状态改变的理由。禅修也如催眠活动,都会使语意意识降低,在禅境经验下的身体也恍如「液化」般失去由语意意识所建构的边界位置感,进入以图像及体感意识为主的意识状态,成为一丧失一般世俗分别的向内静观者。最后李老师则提出,将聚焦于《心经》阐述存在经验本质的「五蕴皆空」说,提出五蕴十八界对应三重意识结构的理论构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傅副校长在讨论时,以其物理学专业指出,心理实验的准确性有赖于受测者陈述报告的真实性与细致度;随着数息、念佛、观种字等入定方法不同,对禅境经验的叙述也会不同,有待细致定义进而找出背后机制;同时也指出脑波仪的讯号,就物理学家来看可以有更复杂精细的解读方式。期待结合心理学、佛学与物理学,激发新的对话。
 
另外也有老师提到,目前林纬伦老师所提的实验,只针对禅定中的「止」,尚未达到以「观」作为实验对象,但这不易操作,尚待基础工作完成再行讨论。又,佛教除了讲「定」,也注重从「戒」之行为调伏来控制心念。此外,还有老师提到测量「动中禅」是否可能,以及定境的可测范围与限制等问题。
 
郭朝顺回应李维伦老师的报告时指出,其三重意识说大致可以接受,因为在佛教的修行活动中确实从止语到二禅之断语意的寻伺作用,都显示语意意识对于一般人的存在世界之秩序与边界的确认作用,在般若经中也有菩萨应修三假——名假、受假、法假——之说,这便有破除语意意识之遮蔽性的作用;但对于将三重意识对应蕴处界的构想,尚持保留的态度。
 
由于讨论的内容十分专业细致,故只能略举大意作为报导。几位老师的研究成果,将在2022610-11日,于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所举办的「解脱与疗癒——佛教与心理学对话学术研讨会」中发表,届时读者将能亲自一睹为快;还请各界留意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会议相关资讯。


第四次学术社群活动由林纬伦教授(图右)、李维伦教授(图左)报告。 
 

子计画主持人曾稚棉教授、总主持人郭朝顺教授。图左的左一为佛教学系助理谢欣惠。
 

傅昭铭副校长在线上,以其物理学专业,为讨论提供崭新与深入的视角。
 

现场交流讨论一景。图左的右一、二分别为佛教学系助理李莹、心理学系助理张之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