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4(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宜兰礁溪报导)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佛教学与心理学之跨域对谈计画」,3月23日于佛光大学云水轩举行对谈,以结合佛教学与心理学角度,探讨教育的跨域理念,透过对谈让与会者了解动机与发心对教育的影响。
这次对谈主题为「从动机与发心论教育的可能性」,引言人为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文瑛教授、佛光大学佛教系曾稚棉教授,他们分享如何引发发心的动机及其目的,进而启动内在的学习动力。
行为背后的动机,往往耐人寻味,林文瑛教授运用唯物论、唯心论观点,谈论主宰行为的不同动机理论,再讲述到动机的表现是介于认知与情绪之间,亦或着很难去定义。从行为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动机是被激发的,在社会认知的观点,情境因素是行为表现的关键力量,不同的情境可以将我们人格中不同的层面引导出来,故情境与需求的结合是诱发动机的因素。马斯洛提出的「需求阶层动机理论」提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金字塔的阶梯式表现,象征需要满足金字塔下层的需求后,才会追求下一个层次的满足,最后达到最终目标自我实现需求,然而这种说法也有人提出异见。又,一般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可是真的有所谓的外在动机吗?林教授主张,若一个人不愿接受,任何外在因素都不会成为动机,所以内在动机才是真正的动机。林教授最后谈论到教育上常谈论到学生学习,却没有讨论教师及家长的动机,如果没有留意到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一定能被激发。他认为教育所需要的是为学生量身订做的机会和引导,需要给予高度期望与支持,并赋予责任。
佛教学系曾稚棉教授,从中期大乘佛教的发菩提心思想论教育可能性,他引证佛教经典,阐释佛教发菩提心的思想,并将之转化为教育、学习上的论述。其于佛性思想(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上,指出佛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能力,佛教的发菩提心便是学习成佛。至于引发发心的途径,可由见「佛」发心开始,「佛」就是学习的目标,学习像佛那样的智慧与解脱。然后曾教授再探讨发心的特质,并指出大乘发心乃是透过利他价值、意义、问题和目的的驱使,触动内在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索,燃起自身内在动力,驱动学习的动机,持续自利的学习与利他的实践。而且大乘的修行不是只一开始的发心就成了,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坚固自己的发心,正如十地菩萨的修行那样,坚持不懈才终成佛道。
总结来说,心理学中的行为学派谈论动机,常由诱发的因素之来看动机这是有明显的不足,但认知心理学则是从人如何理解、接受的角度,说动机必是由自己所发出,别人只能提供一些支持的力量。这个说与佛教的发心观点来比较是较为接近。佛教是由自利(成佛)利他(度众)驱使自己发心,内在对生命的价值,得以自利,在生活上能找到做事的意义,就能帮助我们找到一生的动机,也就能够找到乐趣,获得成就感。是故佛教与心理学二者之间虽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共同同意,那便是一切的学习与成就的行动,都得由自己本身出发。
(文/释知得 图/释乘迦)2021.03.23
佛光大学林文瑛教务长。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曾稚棉教授。
主持人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郭朝顺教授。
本校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提问。
对谈精彩,老师们于会后交流分享并讨论。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