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心理疗癒-学术社群总回顾

  • 2022-06-04
  • 佛研中心
佛教与心理疗癒-学术社群总回顾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研究计画在513日举行学术社群总回顾,由计画总主持人郭朝顺教授引言,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东华大学商与临床心理学系翁士恒教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彭荣邦教授,及校内心理学系的林纬伦教授、黄国彰教授、黄玉莲教授,佛教学系林欣仪教授、曾稚棉教授、陈一标教授等学术社群成员出席。
  郭朝顺教授回顾110学年度总计画「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与留待探讨的议题,并介绍111学年度总计画「文本、行动与疗癒:佛教经典与行门教育的阅读、观察与诠释」,社群成员为新计画一一提出可开展的方向。
  「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总计画提出「佛教与心理疗癒模型的刍论」,界定当建构佛教心理疗癒模型时会涉及的佛教的存有论、自我的结构、世界的性质,它们都基于缘起而没有形上学的实体意义。再者,佛教将「苦」归因于惑业所致,而非一种病。并从自力与他力来划分佛教的心理疗癒之道。
  佛教讲的戒定慧三学增上属于自力疗癒。关于三学增上的自我:戒学成立「身体我」;定学达到观佛菩萨之境般的「超世间我」;慧学则鑑于执相有陷于癫狂之险,故主张破相与无我;大乘佛教认为不应停留于此,还需度众生,于是引出如何一边舍离伦理诸相、一边实践善行之弔诡问题。续而具体谈这自力疗癒之道,即先以戒学建立「戒体」,汰换因循个人习惯与文化所成的业力之身;定学以戒学为基础,让禅定技巧的使用符合伦理规范;最后回归慧学,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分别。
其次介绍在政治大学「存有学转向后的诠释学」研讨会发表的「佛教对语言存有论的批判疗癒进路」:心理学将语言存有论应用于疗癒,但佛教的解脱学主张舍离语言,佛教的救度学则重视以语言救度众生,且在世间生活毕竟也无法离开语言,因此试述佛教嫁接诠释学以开拓语言疗癒的实践哲学,即把语言就疗癒而非实体来使用之可能。最后将在佛光大学「解脱与疗癒」研讨会发表「《大乘起信论》中的宗教心理疗癒」。
  下年度总计画「文本、行动与疗癒:佛教经典与行门教育的阅读、观察与诠释」,聚焦于经典文本《大乘起信论》以及行动文本。行动文本是以佛光大学佛教学系的行门教育为观察对象,借重社群成员的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专业,探讨同学从行门这身体性的实作获得心灵转化的机制,及其在汉传佛教的渊源。最后提出共同编纂佛教与心理学词汇对照辞典之构想。
  李维伦教授表示,第三年的计画更聚焦,预见佛教学与心理学的跨域将可走得更远,并乐见心理治疗与佛教经典作对话,以充实自己在这方面的发展。彭荣邦老师也分享道,长期浸濡在西方心理学,也希望有机会深入读一个东方的文本,而《起信论》是很好的契机,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主地用现象心理学去解读。
  中间交流触及的话题多元。如谈到以罕见疾病家庭为例,其借由宗教来修复家长与孩儿的伦理关系,进而到达离苦状态,这如同从「不觉」走向「觉」之历程。而《起信论》所讲的体证真如之「觉」,即可就「离苦的状态」这意义来理解,这是当语言所建构的稳定生活被像罕见疾病这类难以招架的厄难打破而生起苦时,才察觉自己平时之「不觉」,这也成为迈向「觉」的契机。
  另外提到可以把忍辱看成一种治疗法门。医院的志工会以佛教的观念来劝导病患的家属离苦,家属往往最初抗拒、最终却能接受。这如佛教的忍辱法门,当对不可理解的情况加以承认、全然接受之后,就没有苦了。因此,这些劝导不必得用道德教条的角度来解释,而是可看成一种心理转化方法。也可用忍辱法门理解母婴关系以及治疗师和个案间的关系。
  此外也触及了:「自利也是利他」的概念可以从人我经验共构的生存结构来理解、具有伦理性的佛教心理疗癒理论和价值中立的心理学如何进行对话、从儿童心理动力的发展过程来理解《起信论》的三细六粗等等有趣的对话。
「解脱与疗癒:佛教与心理学对话」学术研讨会,将于610日~11日采全面线上的方式举行。详见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官网:https://cbs.fgu.edu.tw/

这是一张图片
2022513日举行110学年度「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研究计画之学术社群总回顾。
这是一张图片
本次由计画总主持人暨佛光大学佛教学院院长郭朝顺教授引言(图左),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出席并交流酣畅(图右)。
这是一张图片
翁士恒教授、彭荣邦教授、陈一标教授、黄国彰教授、黄玉莲教授及研究助理学生等,于线上同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