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心理疗癒」第五次学术社群活动报导

  • 2022-03-07
  • 佛研中心
 「佛教与心理疗癒」第五次学术社群活动报导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110学年度「佛教与心理疗癒之理论与实践」总计画,第五次学术社群活动于34日在佛光大学云水轩举行,Zoom视讯同步,25名校内外老师、学生与会。本次由子计画主持人佛光大学心理学系黄玉莲教授、佛教学系曾稚棉教授报告。

  黄玉莲老师报告「正念课程对于自我慈悲滋长成效之初探」,首先回顾西方学界有关正念中修习自我慈悲的理论,指出正念不是只练习活在当下且不加评判的中性觉察,而是心怀关爱,尤其「自我慈悲」可达到自我疗癒。并提到佛教讲的慈悲,不仅是助人之行,自身也需学习与痛苦同在,进而有感受与承受自他痛苦的能力。他为大学、硕士班同学设计了短期正念课程,研究成果证实正念会提升自我慈悲,并降低忧郁等负面情绪。

  曾稚棉老师报告「从佛教发心与心理学动机谈教育可能性:以《菩萨地持经》之种性与发心谈起」,以马斯洛五种需求动机理论,与《菩萨地持经》所说的发心和种性如何影响人格发展的论述作比较。而马斯洛理论中「自我实现」的动机,不必然以满足自身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等需求为前提,其有着不求回报、去目的性等特征,可用来说明菩萨的初发心,以及菩萨道实践得以持之以恒直到成佛的动力来源。

  中间交流,讨论到当作心理学与佛教跨域研究时,彼此的思想概念差距甚大而难以适切地互相「对应」,较不受争议的作法是将研究定位为从彼此的某项概念「启发」而来。此外,对于正念何以能引发「自我慈悲」提供一解释,即因观照到自己的五蕴身心充满混乱与冲突,学习与它对话、和解,进而理解他人也处于相同状态而产生悲悯;由这可以关涉到心理师养成同理心的训练方法。而正念课程的目标须说明白,不见得要套进佛教的解脱观。最后提出正念实验之后可以继续追踪,观察是否出现正念效益「退转」的情形。

  交流时也触及,从《地持经》的种性决定论来谈「教育可能性」的问题。而佛教讲的发心,往往涉及超越一世生命乃至长远劫时才能成就的时间观,这便与只着眼一生一世的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有所区别。此外还有发心与动机的「欲」、「愿」之辨等等。
 

黄玉莲老师报告「正念课程对于自我慈悲滋长成效之初探」。
 

曾稚棉老师(图右)报告「从佛教发心与心理学动机谈教育可能性:以《菩萨地持经》之种性与发心谈起」。郭朝顺老师(图左)主持社群活动并参与讨论。
 

林纬伦老师(图左)、林欣仪老师(图右),以及陈一标老师、李维伦老师、黄国彰老师等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