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與見佛發心論教育的可能性

  • 2021-03-26
  • 佛研中心
2021/03/24(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宜蘭礁溪報導)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佛教學與心理學之跨域對談計畫」,3月23日於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對談,以結合佛教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教育的跨域理念,透過對談讓與會者了解動機與發心對教育的影響。
          這次對談主題為「從動機與發心論教育的可能性」,引言人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文瑛教授、佛光大學佛教系曾稚棉教授,他們分享如何引發發心的動機及其目的,進而啟動內在的學習動力。
          行為背後的動機,往往耐人尋味,林文瑛教授運用唯物論、唯心論觀點,談論主宰行為的不同動機理論,再講述到動機的表現是介於認知與情緒之間,亦或著很難去定義。從行為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動機是被激發的,在社會認知的觀點,情境因素是行為表現的關鍵力量,不同的情境可以將我們人格中不同的層面引導出來,故情境與需求的結合是誘發動機的因素。馬斯洛提出的「需求階層動機理論」提出,人類的需求分為五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以金字塔的階梯式表現,象徵需要滿足金字塔下層的需求後,才會追求下一個層次的滿足,最後達到最終目標自我實現需求,然而這種說法也有人提出異見。又,一般將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可是真的有所謂的外在動機嗎?林教授主張,若一個人不願接受,任何外在因素都不會成為動機,所以內在動機才是真正的動機。林教授最後談論到教育上常談論到學生學習,卻沒有討論教師及家長的動機,如果沒有留意到這些問題,學生的學習動機不一定能被激發。他認為教育所需要的是為學生量身訂做的機會和引導,需要給予高度期望與支持,並賦予責任。
  佛教學系曾稚棉教授,從中期大乘佛教的發菩提心思想論教育可能性,他引證佛教經典,闡釋佛教發菩提心的思想,並將之轉化為教育、學習上的論述。其於佛性思想(眾生皆有佛性)的前提上,指出佛教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學習的能力,佛教的發菩提心便是學習成佛。至於引發發心的途徑,可由見「佛」發心開始,「佛」就是學習的目標,學習像佛那樣的智慧與解脫。然後曾教授再探討發心的特質,並指出大乘發心乃是透過利他價值、意義、問題和目的的驅使,觸動內在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思索,燃起自身內在動力,驅動學習的動機,持續自利的學習與利他的實踐。而且大乘的修行不是只一開始的發心就成了,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堅固自己的發心,正如十地菩薩的修行那樣,堅持不懈才終成佛道。
  總結來說,心理學中的行為學派談論動機,常由誘發的因素之來看動機這是有明顯的不足,但認知心理學則是從人如何理解、接受的角度,說動機必是由自己所發出,別人只能提供一些支持的力量。這個說與佛教的發心觀點來比較是較為接近。佛教是由自利(成佛)利他(度眾)驅使自己發心,內在對生命的價值,得以自利,在生活上能找到做事的意義,就能幫助我們找到一生的動機,也就能夠找到樂趣,獲得成就感。是故佛教與心理學二者之間雖有不同的說法,但都共同同意,那便是一切的學習與成就的行動,都得由自己本身出發。

 (文/釋知得 圖/釋乘迦)2021.03.23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林文瑛教務長。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曾稚棉教授。
This is an image

主持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
This is an image
本校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提問。
This is an image
對談精彩,老師們於會後交流分享並討論。
This is an image
​大合照。